伐棘篇

伐棘何所山之巅,秋风颾颾棘子丹。

折根破柢坚且顽,斸夫趑趄汗污颜。

攒锋束芒趋道还,?之森森缭长藩。

暮冬号风雪暗天,漏寒不鸣守犬眠。

主人堂上多金钱,东陵暴客来窥垣。

举手触锋身陨颠,千矛万戟争后先。

襟袖结裂不可揎,蹠破指伤流血殷。

神离气沮走蹁跹,数尺之墙弗复攀。

索头丑奴搔河壖,朔方屯师连七年。

木波马领沙填填,气脉不绝如喉咽。

官军虎怒思吼轩,强弩一发山河穿。

将不叶谋空即安,玩养小丑成陨颠。

推刍挽粟徒喧喧,边臣无心靖国艰。

为余讽此伐棘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路振的《伐棘篇》描绘了一幅艰辛劳作与危机四伏的画面。诗中以伐棘者在山巅艰难劳作的情景开篇,秋风劲吹,棘子红艳,象征着劳动者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工具简陋,工人挥汗如雨,艰难前行。棘丛密布,如同守护家园的防线。

接着,诗人描述了冬季风雪交加,严寒彻骨,连守犬也沉睡不起。主人财富引来盗贼窥伺,形势危急。伐棘者在抵抗入侵时不幸丧生,群情激愤,虽力竭而斗志不减。然而,面对高墙,他们无力再战,只能退却。

诗中还提及了北方边疆的战事,军队长期驻扎,物资匮乏,战况紧张。官军虽然愤怒,但指挥不当,导致战事陷入僵局。边境官员无心于国家安危,反而沉溺于琐事。诗人借此诗警示,若不改变策略,一味姑息养奸,最终只会导致国家的衰败。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伐棘者的遭遇,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军事策略的问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5)

路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孙何榜进士第三人。著有《祭战马文》,讽刺咸平三年(1000)对辽作战中的不力将领;《伐棘篇》为七言古诗,表达了他抵抗外族入侵的坚定立场,有杜甫遗风;《乘轺录》写出使辽国经过,今不传;《九国志》五十一卷,今存十二卷

  • 字:子发
  • 籍贯:湖南湘潭
  • 生卒年:957~1014

相关古诗词

题惠泉师壁

汉公尝说惠泉师,解讲楞严解赋诗。

今日我来师已去,草堂风雨立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赠安邑簿伍彬归隐

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

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

寒岩落桂子,野水过茶烟。

已结劳生念,虔心向竺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句(其一)

瘴海千枝雾,骊山一骑尘。

形式: 押[真]韵

盱眙旅舍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