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年寓郡获亲依,句妙时时得解颐。
每过双溪溪上路,邦人犹诵使君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寄虞大卿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在郡守任上的美好回忆,着重提到了与虞大卿的亲近关系以及自己诗歌受到当地百姓喜爱的情景。"昔年寓郡获亲依"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虞大卿的依赖之情;"句妙时时得解颐"则赞美了虞大卿的文才,说他的诗句常常让人开怀欢笑。最后两句"每过双溪溪上路,邦人犹诵使君诗"描绘出当地百姓对诗人及其诗歌的持久记忆,显示出诗人作品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赞扬虞大卿的文学才华和地方民众对其诗歌的喜爱,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诗歌艺术在民间传播的魅力。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闻道新诗日渐多,珍藏未放落江湖。
抛砖此语真相戏,和璧如何肯抵乌。
彩凤锵鸣瑞上都,秋蛩春蚓谩吟哦。
寄言郊岛休联句,且听皋夔赓帝歌。
韦郎昔日在苏州,唯许丘丹共唱酬。
今日故人天上去,谁将好句慰清愁。
须弥纳芥不为誇,曾向壶中贮九华。
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