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秋远图

苍梧愁云拂烟水,日暮无风波自起。

何人吹箫作凤凰,披发临江迎帝子。

黄陵女儿情更多,却掩冰弦泪如洗。

千年遗恨人不知,坐对空山疑梦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湘江秋远图》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苍梧愁云拂烟水”以苍梧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愁云笼罩在烟波之上,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哀愁。接下来的“日暮无风波自起”,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不安的情绪,日落时分的寂静中,似乎连江面的平静也暗含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何人吹箫作凤凰,披发临江迎帝子”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借由吹箫的仙人和迎接帝王之子的场景,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同时也寓言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或理想世界的怀念。

“黄陵女儿情更多,却掩冰弦泪如洗”则转向了人间情感,黄陵女儿的深情厚意无法排解,只能在琴弦上寄托哀思,泪水洗尽了心中的苦涩。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悲欢离合的深刻感受。

最后,“千年遗恨人不知,坐对空山疑梦里”揭示了诗人的深深遗憾和孤独,这份千年的遗憾无人理解,他只能独自面对空寂的山川,仿佛置身梦境,流露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典故,展现了湘江秋景中的哀愁与怀旧之情,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剖析。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送李教谕避乱归鄱阳

长淮九月秋风高,水怪百出生波涛。

吴樯楚柁不敢渡,人命委弃如鸿毛。

山精白昼作鬼语,野狐黑夜如人嗥。

县斋博士最忧者,中宵起听荒鸡号。

岂无强弩射其上,愁来磨损胸中刀。

平生读书弗见用,拂衣归卧番江皋。

知几未落季鹰后,对客且放元龙豪。

束书三日先告别,令我不乐心忉忉。

时运忽来乌可遏,忧患卒至将安逃。

高歌激烈不肯住,衰柳何以维轻舠。

临岐大醉意不已,更过西家沽酒醪。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四明张文海母娄节妇诗

贞节之妇何代无,大节直与忠臣俱。

高风凛凛出肝胆,皎如日月行天衢。

江淮丧乱复何有,衣冠扫地悲穷途。

眼明见此节妇传,胸中愤气为之苏。

夫君疾病有遗语,身后之事当何如。

上有高堂之老姑,下有乳哺之二雏。

浮云无根白日短,黄尘有尽沧溟枯。

沧溟易枯日易短,妾心到死终难渝。

夫君一去三十载,二雏茕立今为儒。

迩来世俗薄如纸,抚琴南望空嗟吁。

为臣不能报明主,七尺有躯空丈夫,呜呼七尺有躯空丈夫。

形式: 古风

半山歌为馀干周隐君作隐君早岁江湖中有半山行藁三十年晚归冠山终老焉

番阳台上生春草,湖外之山为谁好。

沧波日日送征帆,多少行人此中老。

翁昔少年初远游,吴楚东南事幽讨。

江海诗名三十年,尽揽风烟入行稿。

归卧冠山一半云,知足由来合天道。

黄金似水供岁时,白发如霜照清昊。

却留一半与诸君,若个似翁归亦早。

傍人错比争墩翁,翁若闻之应绝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雪中歌为王子中赋

王郎不知何许人,一舟横泛江之滨。

风清月霁未肯出,沧洲独与天为邻。

洞庭烟水两寂寞,十年不见君山春。

北风三日雪大作,挂席张帆以为乐。

手中铁笛吹紫凰,身上?衣如白鹤。

拍浮满载百壶酒,奚足篷窗供独酌。

剡中隐者毋相疑,乃与戴老同襟期。

更阑酒尽雪未止,趣棹欲返犹迟迟。

今夕何夕此乘兴,千载未必无人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