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次日见吾亭词,倚调和之

桂苑悽芳讯。黯消魂、亭亭镜影,做成眉晕。

碧海青天依然在,偏是圆规难认。

漫重溯、春前幽恨。

两度伤心秋更苦,料嫦娥、泪也金波陨。

千里梦,几曾准。清游但说良宵近。

望婵娟、瑶台笛里,旧情休问。

羽盖霓旌经行处,天路闲愁无尽。

待传语、纤阿纡轸。

露脚斜飞银兔悄,绛霄长、谁寄人间信。

灯炷落,漏声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中秋月为引子,抒发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桂苑悽芳讯,黯消魂、亭亭镜影,做成眉晕”,以桂花的芳香与月光的清冷映照出主人公内心的哀愁,月影如眉,暗示着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如同月眉般细长而深邃。

“碧海青天依然在,偏是圆规难认”一句,运用了“圆规”这一意象,比喻月亮的圆满,同时也暗含了难以相聚的遗憾。接着“漫重溯、春前幽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未能延续的遗憾。

“两度伤心秋更苦,料嫦娥、泪也金波陨”,将主人公的悲伤与传说中的嫦娥联系起来,借嫦娥的泪水象征主人公的痛苦,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接下来“千里梦,几曾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现实距离的无奈。

“清游但说良宵近,望婵娟、瑶台笛里,旧情休问”,在清静的夜晚,主人公只能遥望明月,回忆往昔的美好,却不愿再追问旧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释然。

“羽盖霓旌经行处,天路闲愁无尽”,通过想象中仙界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束缚与困扰。

最后,“待传语、纤阿纡轸。露脚斜飞银兔悄,绛霄长、谁寄人间信。灯炷落,漏声紧”,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等待,以及时间流逝的紧迫感,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以月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

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

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

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前踪认,如过翼。

尽唤起、暮愁千尺。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陌上花.题仙山图

神山望里分明,幻出玉楼珠榭。

碧晃金迷,榄取几多姚冶。

仙源近接长生路,髣髴紫兰人下。

眷游情、不是闻风元圃,等闲图画。

漫相看、梦影雕甍倚处,月斧云斤无价。

凤管吹空,一曲绮筵歌罢。

天钱辛苦谁赢得,却向黄姑亲借。

但沈吟、怕说冰夷飞盖,翠澜生也。

形式: 词牌: 陌上花

解连环.九日登香山北麓宋普庆禅师塔院

晚秋西郭。趁车尘路隔,胜游初约。

步静窈、几折云林,早岭接梵宫,涧横经阁。

片碣招寻,道舍利、当年曾托。

叹沧桑过眼,古井断垣,还见归鹤。风铃甚时唤觉。

话南朝旧事,几度花落。

向定里、佳节重看,又积藓暗封,柳边门钥。

未冷禅心,为白雁、飞来愁著。

任匆匆、载诗载酒,翠屏半角。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连环.和片玉韵

寸笺休托。诉幽襟忍见,赋情绵邈。

耐书永、闲拂蛛尘,但锦羽梦孤,翠绡绿薄。

似水春阴,总化作、残秋萧索。

对厌厌病枕,闷损镜妆,谁寄灵药。芳尊自开下若。

带颦蛾酒晕,犹倚栏角。

枉盼断、淮上青山,渺天际黛痕,等闲迷却。

浪迹依然,把柳絮、看成桃萼。

劝清游、半晴半雨,趁花未落。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