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对雪

冻雨跳空,朔云屯地,陡觉夜寒无赖。

谁从蕊阙,宴罢群仙,一样佩零珠解。

应唤冯夷,起舞回风,搅碎渺茫银海。

倚南窗清思,盈襟看尽,整容斜态。

君试问、白羽鸣弦,青貂束锦,千骑猎归烟塞。

何如倦客,蜡屐枝筇,乘兴竹边梅外。

随处堪寻,卖酒人家,春渚水乡挑菜。

趁湖山晴晓,吟魂飞上,玉峰瑶界。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翻译

冰雹般的冷雨在空中跳跃,北方的乌云密布地面,猛然间觉得夜晚的寒冷难以忍受。
是谁从天宫的花蕊宫殿中归来,群仙宴会结束,他们佩戴的零星珠饰也解了下来。
应该召唤水神冯夷,让他起舞,旋转的风儿搅动着广阔无垠的银色海洋。
我倚靠南窗,思绪清朗,看着满襟的景色,姿态慵懒。
你问问吧,那白色的箭羽在琴弦上鸣响,青色貂皮围裹的锦衣骑士们狩猎归来,烟雾弥漫的边塞。
比起那些疲倦的旅人,我更愿穿着蜡屐持竹杖,在梅林竹边随性漫步。
无论何处,只要有卖酒人家的地方,便是春天的水乡,我可以在那里采摘蔬菜。
趁着湖光山色的清晨,我的诗魂飞翔,直上玉峰瑶池般的仙境。

注释

冻雨:冰雹般的冷雨。
蕊阙:天宫的花蕊宫殿。
冯夷:水神。
青貂:青色貂皮。
烟塞:烟雾弥漫的边塞。
蜡屐:用蜡制成的木屐。
竹边梅外:梅林竹边。
春渚:春天的水边。
玉峰瑶界:玉峰仙境。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苏武慢·对雪》描绘了一幅冬夜雪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中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冻雨跳空,朔云屯地"形象地刻画了冷雨与厚重的乌云,渲染出严寒的气氛。接着,诗人想象仙人聚会后散去,留下零落的珠佩,暗示着冬夜的寂静与神秘。

"冯夷起舞,回风搅海"运用神话元素,将雪花飘落比作水神冯夷的舞蹈,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壮观场景。"清思盈襟,整容斜态"则流露出诗人独自欣赏雪景时的沉思与闲适。

下片转向现实,与前文的仙境形成对比,"白羽鸣弦,青貂束锦,千骑猎归烟塞"描绘了贵族狩猎的豪迈场景,而"倦客"则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心境。他更愿意在竹梅之间漫步,享受自然之趣,随意寻访酒家,欣赏水乡春色。

最后,诗人期待在湖光山色中寻找灵感,让思绪飞翔到如玉的峰峦仙境,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词以雪为媒介,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

江皋空阔。更半霎轻风,些儿微雪。

倚树仙姬,翠袖暮寒应怯。

闲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

一阕霓裳乍了,又落梅初叠。怕曲终人去彩云绝。

便梦断瑶台春思愁结。□□□□、□□□□□□。

那堪绿毛幺凤,向苔枝、数声啼咽。

留得余香满袂,已西山斜月。

形式: 词牌: 孤鸾

定风波.商角调西江客舍酒后闻梅花吹香满窗醒而赋此

恨行云、特地高寒,牢笼好梦不定。

婉娩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画阑深,碧窗静。

一树瑶花可怜影。低映。怕月明照见,青禽相并。

素衾正冷。又寒香、枕上薰愁醒。

甚银床霜冻,山童未起,谁汲墙阴井。

玉笙残,锦书迥。应是多情道薄幸。争肯。

便等闲孤负,西湖春兴。

形式: 词牌: 定风波慢

定风波.昆山路漕席上

舞袖歌鬟簇画堂。就中偏是展家娘。

待道无情还有思。恰似。昆山日暖凤求凰。

海上潮生人尽醉。催起。兰舟分散不成双。

回首玄都春梦里。从此。桃花应自怨刘郎。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金缕词.送上官子东之昆山州幕官

烟草长洲苑。渺姑苏、旧游麋鹿,岁华云晚。

多少吴宫花月恨,春去春来不管。

只付与、行人凄断。

君去风流宾幕里,把今情、古意供裁剪。

珠唾湿,玉烟暖。相逢尽看金杯满。

信人生、好怀有几,梦长缘短。

白发峥嵘三千丈,底用云揉雨染。

且斗取、尊前强健。

为问浮槎还到否,便乘之、直上三山远。

看瀛岛,水清浅。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