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

冯亭献地豹言非,秦间廉颇又不疑。

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输括母一先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长平》由宋代诗人杜衍所作,通过历史事件长平之战的典故,深刻揭示了人性与政治的复杂性。

首句“冯亭献地豹言非”,引用了冯亭献地给赵国的故事,但这里的“豹言非”并非直接对应历史上的豹言,而是借用了“豹”字的隐喻,暗示了对决策者的批判。冯亭献地本是出于对赵国的忠诚,但在战略上却显得不明智,此处暗指在政治和军事决策中,有时看似忠心的行为,实际上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次句“秦间廉颇又不疑”,提到秦王使用反间计离间赵国大将廉颇,暗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利用他人的信任进行破坏的手段。这不仅反映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也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后两句“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输括母一先知”,则聚焦于长平之战的惨烈结局。四十万大军的覆灭,与一个小小的策略失误紧密相关。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先知先觉的重要性。括母,即赵括的母亲,她曾预见儿子的失败,但她的声音并未被采纳。这不仅是对赵括个人命运的惋惜,更是对整个决策过程的反思,警示人们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应充分听取多方意见,避免因一己之见而导致的悲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权力、决策以及先见之明的思考,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26)

杜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 字:世昌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978年—1057年3月17日

相关古诗词

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其二)

君归迢递淮西路,我客萧条秋浦城。

恻恻相看复恻恻,行行送别重行行。

途中猿鸟哀声断,马上云山远碧横。

富贵穷通俱未决,直倾樽酒沃离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百五日同周越陈永锡游吉祥僧舍

痛饮方期数百杯,寻芳何事又空回。

花愁酒困春无著,却讶野僧萧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思边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形式: 古风

忆越州(其二)

云门雪窦阻清赏,恍然目想心如遗。

前溪后溪月上处,千山万山花发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