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仍古韵(其十二)

洛阳多丽人,罗袂纷相属。

道逢七香车,芳风漾微绿。

夹毂愿借问,来迟去已速。

幸我遇狭斜,目远路更促。

彷佛见蛾眉,不用艳妆束。

嫣然一流盼,朱颜美如玉。

所思不可见,弹古相思曲。

曲中竟何言,理短情自促。

野卉非不香,采之徒踯躅。

今日白头吟,昨日黄金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城中美女云集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些女子的观察与感慨。开篇“洛阳多丽人,罗袂纷相属”,以洛阳作为背景,点出众多美丽女子的聚集,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形成了一幅繁华的画卷。

接着,“道逢七香车,芳风漾微绿”描述了诗人偶遇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车轮转动时带起的微风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优雅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夹毂愿借问,来迟去已速”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询问车中佳人的愿望,但车行迅速,机会稍纵即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遗憾。

“幸我遇狭斜,目远路更促”是诗人庆幸自己遇到了一条狭窄的小巷,虽然路程更加紧迫,但至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那些美丽的身影。

“彷佛见蛾眉,不用艳妆束”描绘了诗人仿佛看到了女子的眉毛,无需刻意打扮就已经显得美丽动人,赞美了自然之美。

“嫣然一流盼,朱颜美如玉”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一瞥一笑,如同美玉般光彩照人,展现了女性的魅力。

“所思不可见,弹古相思曲”表达了诗人对无法触及的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通过弹奏古老的相思曲来寄托情感。

“曲中竟何言,理短情自促”说明了即使在音乐中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情感,情感的紧迫感愈发强烈。

“野卉非不香,采之徒踯躅”以野花虽香却难以采摘为喻,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

“今日白头吟,昨日黄金屋”最后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拟古仍古韵(其十三)

行役出北门,怅然见新墓。

朴樕集归乌,荒榛翳村路。

生人尽黄土,有晨终有暮。

死者梦已觉,生者懵未寤。

落落初栽柏,泠泠泫残露。

金帐苟不死,我亦图自固。

百年饲蝼蚁,古来有长度。

行乐惟富贵,先为行乐误。

亮彼墓中人,当年曾纨裤。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拟古仍古韵(其十四)

化久谁复戚,年少相与亲。

灼灼艳繁华,弃捐归荒坟。

骸骼变旅谷,樵竖摧为薪。

所幸身既死,不更愁杀人。

感此凋朱颜,怊怅悲前因。

形式: 古风

拟古仍古韵(其十五)

谁为不死人,怀此终日忧。

来日当大难,今日且行游。

行游须及时,古语恒如兹。

口尔身不然,留为今人嗤。

今古更相笑,逝者无还期。

形式: 古风

拟古仍古韵(其十六)

飒飒寒气发,重以夜猿悲。

居人歌北风,征人赋无衣。

一别涉九秋,心知无久违。

门前候征旆,遥遥睹容辉。

归马驱倍疾,亲为授前绥。

荷裯道相思,百年愿同归。

梦君远行迈,送君出重闱。

惊泪浃芳席,劝君莫分飞。

须忆离别时,出入频相睎。

从今脱车辐,勿复窥双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