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老人食蜜歌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

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

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

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形式: 古风

翻译

安州的老人心硬如铁,他的心肠却像小孩般天真。
他不吃五谷只吃蜂蜜,笑着指点蜜蜂,视其为施舍者。
在蜂蜜中隐藏着诗人的灵感,百花百草竞相展现姿态。
老人品尝蜂蜜时,偶尔会吐露,引导世间好奇的小孩。
小孩得到诗歌就像得到蜜糖,蜜糖中有治愈百病的力量。
在疯狂追求无果时,读诗一笑,烦恼全消。
苏东坡先生待人公正,有人欢喜有人不满。
这就像品茶,甘苦交织,不如蜂蜜中的甜蜜滋味。
因此我托你寄去双龙饼,镜子中映照出双龙的倒影。
三吴六月酷暑如汤,老人的心境却如双龙井般清凉。

注释

心似铁:形容心肠坚硬。
小儿舌:比喻言语天真。
檀越:佛教用语,指施主。
蜜中有诗人:比喻灵感来自日常事物。
千花百草:形容自然景色丰富。
痴小儿:形容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
双龙饼: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饼,有象征意义。
双龙井:可能指井水清澈如两条龙。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安州一位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蜜的珍视。"心似铁"形容其坚韧不拔,对待蜜如同小儿对待舌头般宝贵。"不食五谷惟食蜜"表明老人几乎只食用蜂蜜,而非其他粮食。笑指蜜蜂作檀越,檀越为佛教中的一种清净之地,这里比喻蜜蜂的勤劳纯洁。

"蜜中有诗人不知"暗示诗人可能未意识到蜜中的更深意蕴。"千花百草争含姿"则是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蜜蜂采集时所见到的丰富多彩。老人咀嚼时一吐,似乎在分享这份甘甜给世间痴小儿。

"小儿得诗如得蜜"用得诗来比喻得到蜜的喜悦,"蜜中有药治百疾"则是说蜜蜂采集的蜜不仅可口,也含有医疗之效。诗人在狂热地追寻风景时,一笑间便忘却了世间百忧。

东坡先生(苏轼)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这里反映出社会关系复杂,不如食蜜中的边甜简单纯粹。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生活之甘美的享受。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其一)

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

阅人此地知多少,物化无涯生有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其二)

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

箧中尚有丝纶句,坐觉天光照海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张嘉州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形式: 古风

绝句

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后离离湖上花。

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