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望惠山》,是清代诗人张印的作品。诗中,诗人通过对梁鸿溪的渡行和对惠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慨。首句“昔读《梁鸿传》”表明诗人曾被梁鸿的故事所触动,而今置身于梁鸿溪畔,似乎能感受到梁鸿的遗风。"暝色到孤艇"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泛舟的情景,四周烟雾迷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迷的氛围。
"人生无去住,一苇听东西"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生命如流水般自由自在,随波逐流。他渴望在山水之间找到一块小小的栖息之地,与心爱的人共度余生,"安得盈尺地,结茅来同栖"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山头第二泉,《图经》吾能稽",诗人提到山上的泉水,表示自己对当地地理知识的熟悉,暗示着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准备。"饮行可送老,临风生馀凄"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期待在清风中度过晚年,心中既有宁静也有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