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虎飞腾凤影孤,水苍鸣佩小珊瑚。
汉家陵树秋萧索,也似秋声落画图。
这首诗描绘的是明代画家王恭所作《柯敬仲古木竹石图》中的画面意境。首句"龙虎飞腾凤影孤",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画面中可能有的龙虎图案和孤独的凤凰,暗示了画面的动态与静谧并存,以及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息。"水苍鸣佩小珊瑚"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细节,可能是流水或珠玉般的装饰,增添了色彩与声音元素,使得画面更具生命力。
后两句"汉家陵树秋萧索,也似秋声落画图"则转向了对画面整体氛围的营造。诗人将视线转向画面中的树木,联想到汉代陵墓的寂静与秋意,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的凄清。同时,他巧妙地将这种秋声融入画面,仿佛是画中的秋风在低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画面的视觉元素,又传达了诗人对画面情感的感知,展现出王恭在《柯敬仲古木竹石图》中独特的艺术表达。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九月傲霜秋草衰,黄花偏解与秋期。
玉堂天上同声远,满目寒香欲待谁。
丛竹香深蕙草寒,孤高遥在翠微间。
上林何限看春客,未借金梯此再扳。
篬筤枝上雨冥冥,不似黄陵倚棹听。
忆得小堂清响夜,银灯犹在酒初醒。
酒漉乌中不用篘,醉来身外更何求。
黄花栗里秋光满,好是无心见督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