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涧泻寒清,飞梁压水平。
夕阳疏雨过,留得彩虹横。
不详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缅彼崔嵬,坤土而隆。匪砌匪砠,弗赭弗童。
我兴瞻之,念母劬躬。嵌岩窈深,可以容与。
其岑其蔚,膏发泉乳。我心孔悲,念母鞠抚。
暧翠在庭,朝爽盈襟。宛兮慈颜,春和煦林。
孰是金行,为此惨栗。鹤发其髟,霜露既集。
攒峰丛峦,罗立閒閒。既有令子,亦有贤孙。
风木之悲,寸草之伤。甘旨在庖,綵乌在堂。
禄薄养丰,其乐如何。丰而弗逮,所慨实多。
移忠之孝,亶惟尽瘁。教忠繄母,展也孝子。
孝子终身,悠悠瞻此。
奕奕岩岩,风纪之堂。雪冰其柱,铁石维梁。
鸟飞过之,不敢下窥。高明有抗,神物诃撝。
十载之旷,一日而伟。如翚如翼,绣衣戾止。
有扁崇崇,端正不颇。珊瑚碧树,交结枝柯。
宪纲之振,在悉民隐。于咨于询,是谓绳准。
幽者潜润,远者峻壁。聪察或遗,孰伸孰抑。
刍荛之贱,商工之卑。勿卑勿贱,言亦有禆。
虎冠狼牧,童子能言。蜜矢毡针,明者昏焉。
孝妇之旱,三年尤剧。决狱之雨,顷刻而集。
穆子格言,著于春秋。咨谋度询,必务于周。
岩岩李公,服是明训。惠我庐陵,以风列郡。
百邪以正,众枉斯雪。载瞻堂扁,居不栗烈。
公德在民,公辔在野。峨峨穹碑,式劝来者。
瀛海之东,桃都之山。有木相扶,蔚乎盘盘。
金鸡既鸣,日观斯出。鸿濛之枝,其赫有奕。
乃浴于海,遂升于天。苍苍凉凉,维气之先。
君子钟之,刚健其德。匪维刚健,抑又温克。
穆穆暾暾,冬夏一致。彼昼而亲,爱畏或二。
我亲其朝,有爱无畏。君子作牧,召父杜母。
宁宽以扰,无猛而势。韶石之上,舜峰之下。
湛湛露晞,皇华被野。嵎夷之宅,旸谷之宾。
成岁定时,羲和纪勋。宁独韶阳,史君遗爱。
式遄其归,光于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