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四首(其二)

浅笑眉舒恨,微词脸晕潮。偷近楚宫腰。

今宵红蜡泪,不须飘。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南歌子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微妙情感与动作。

“浅笑眉舒恨”,开篇便以“浅笑”描绘女子的微笑,但“眉舒恨”则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情绪,微笑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寻背后的故事。

“微词脸晕潮”,进一步刻画了女子脸部的变化。在她说话时,脸颊泛起了红晕,这不仅仅是羞涩的表现,更可能包含了对某人的思念或是情感的波动。微词与脸晕潮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偷近楚宫腰”,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楚宫”这一典故,暗示女子与某人之间的秘密关系。她悄悄靠近对方,似乎在进行着某种私密的交流或行动,这种行为充满了神秘感和期待。

“今宵红蜡泪,不须飘”,结尾处,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在今夜,女子的眼泪如同红蜡般流淌,但“不须飘”则暗示着她希望这份情感能够得到理解与珍惜,而不是被轻易遗忘或忽视。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女子此刻的悲伤,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美好愿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以及她与某人之间隐约可见的纠葛与期待。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闺情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四首(其三)

茜袖凝香重,银灯照影娇。人去月痕消。

画堂空似水,可怜宵。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念奴娇十一首.令桥晚发(其三)

布帆清晓,小桥头、还听半江潮送。

辜负新来、鸳被底,多少桂花凉梦。

满袖霜华,一船烟月,不禁羁愁重。

长卿游倦,空怜琴剑孤拥。

因甚漂泊轻装,小长干外,日日闲飞鞚。

淡粉轻烟、消歇了,那有翠翘钗凤。

桃叶难迎,莫愁遥隔,别思无端涌。

忽添凄怨,阿谁玉笛偷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瑶华慢三首(其一)郊原见梅同长源赋

逼年残景,三九初交,东阁还凄寂。

暖光晴昼,全不似、风雪来时寒色。

春愁预惹,待重理、何郎吟笔。

不知他、何处香来,竹外一枝先得。

全身小映清池,看蝶影横斜,粉光如拭。

清姿消瘦,应未许,此际偷吹横笛。

水村山郭,想更有、千株欹侧。

约明朝、小酌休迟,去访石亭消息。

形式: 词牌: 瑶华

祝英台近.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楚云归,湘佩杳,芳意寄琼箸。

碧藓苍苔,曾记读书处。

未输锦水鸳鸯,花丛蛱蝶,长自向、春风容与。

便应虑,留作粉本流传,千年赋情语。

缥缈青莺,应把旧游觑。只今月冷空山,香消幽谷。

想犹有、凌波来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