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僧人惠炬悼念黄溍太史所作的和韵之作。诗中,诗人以日落东流象征世事变迁,表达了对黄溍的怀念之情。他提到黄溍如同陶渊明(元亮)般超脱,又提及黄溍的诗才如己公(可能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一般出众。诗人感慨黄溍的人生如梦似幻,而他的文章却如同被蛀虫侵蚀的书籍,历久弥新。
接着,诗人将闲适的心情寄托在山前的塔上,那日夜不停的风铃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寓意着对黄溍深深的追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