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鹤林尚书(其一)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凤凰展翅飞翔在鹤林城邑,众多鸳鹭聚集前来
陈设的礼仪深深打动了帝王,他的文章堪比皇家陵墓中的经典
他的地位如同站在斗台上,心中却只寄托于山间的云雾
深夜里皇帝颁布诏令,为何苍天要让这样的文化消亡

注释

凤:凤凰,古代象征吉祥和尊贵。
翥:展翅飞翔。
鹤林邑:指代城市或宫殿。
来仪:聚集而来。
鸳鹭:水鸟,这里比喻朝臣。
陈谟:陈述的策略或礼仪。
帝听:皇帝的倾听。
摛翰:展示或写作文章。
媲皇坟:比拟皇家陵墓中的经典文献。
践台斗:比喻地位显赫。
心惟:心中只有。
寄岫云:寄托于山间的云雾,象征超脱尘世。
诏纶:皇帝的诏书。
夜下:深夜颁布。
天曷丧斯文:为何上天要让这种文化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吴鹤林尚书(其一)》。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文学的崇敬。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其中“凤翥”意指仙鸟栖息,“鹤林邑”则是古代美好的地方名称,与仙境相呼应;“来仪”表明仪态万方,意味着事物各得其所,而“鸳鹭群”则是水鸟聚集的景象。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多样性的赞美。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这里的“陈谟”意指陈述古老的智慧,“倾帝听”则是将这些智慧献给帝王听闻;“摛翰媲皇坟”中“摛翰”意味着挥洒文字,而“媲皇坟”则是在比喻自己的文学才能能够与古代圣贤相媲美。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追求和自信。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这两句中,“位且践台斗”表明作者的地位虽然高,但却不忘初心;“心惟寄岫云”则是说诗人的心灵永远寄托在那清洁高远的山云之间。这两句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这里“诏纶”意味着皇帝的命令或文学作品,“方夜下”则是在描述一种安静祥和的夜晚氛围;“天曷丧斯文”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遗产不被毁灭的期望。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维护和发扬光大文化传统的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对文学传承的尊重,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是一篇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挽李楼山观文(其三)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

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李楼山观文(其二)

两登枢辅地,一武宰衡班。

利泽才膺寸,良方缩肘间。

重为千载惜,竟老十年闲。

回首西州梦,吴中第几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挽李楼山观文(其一)

展也岷峨秀,钟为柱石臣。

直声留谏纸,硕望压朝绅。

群议王师锐,孤忠主听陈。

天其昌我宋,尧舜致君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陈勉斋文昌(其二)

忆昨从军辱己知,不图二纪踵前规。

人非城是黄粱梦,地老天荒白发悲。

堕泪忍看羊祜传,伤心徒作魏公诗。

勉旃衣钵芝兰事,传取清风百世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