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雨辟邪渡寄王仲成

渡头急雨鸣森木,木杪颠风飞大屋。

没腰寒水稻生芽,满眼青泥车折轴。

山行值雨舟值风,穷愁日日烦天公。

不如归卧涧壑底,世事一扫春花空。

别君两年重此别,喜君胸次浑冰雪。

拟将身作贾胡留,无奈事如空鸟灭。

挽我不回君怒嗔,交情把玩转清新。

相随百里还相见,只有西山似故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风雨的阻隔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渡头急雨鸣森木”,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景象,雨声在茂密的树林中回响,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接着,“木杪颠风飞大屋”进一步渲染了风雨的猛烈,狂风将屋顶的大瓦片吹得四处飞散,形象地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没腰寒水稻生芽,满眼青泥车折轴”两句,通过描写雨水浸泡下的稻田和满地泥泞的道路,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同时也反映了农耕生活的艰辛。这样的场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处境的理解。

“山行值雨舟值风,穷愁日日烦天公”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风雨阻隔时的无奈与愁苦,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不满与抗争。然而,接下来的“不如归卧涧壑底,世事一扫春花空”两句,却展现了一种超脱与豁达,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避难所,渴望摆脱尘世的烦恼,回归自然的宁静之中。

“别君两年重此别,喜君胸次浑冰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尽管两年未见,但对友人的印象依然如初,如同冰雪般纯洁无瑕。这种情感的流露,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温暖与希望。

“拟将身作贾胡留,无奈事如空鸟灭”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他试图留在纷扰的世界中,但最终发现这一切都如同空中的鸟儿,无法持久。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

最后,“挽我不回君怒嗔,交情把玩转清新。相随百里还相见,只有西山似故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经历了长时间的分别,友情依旧如故,仿佛西山是他们共同的记忆与寄托。这种情感的升华,使得整首诗在悲凉中蕴含着温暖与希望,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赠丹青僧了本

虎头不复傅金粟,魏武之孙聊可续。

如何三昧画中王,解使天机照人目。

含毫不动先有情,万态了了随经营。

偶然得意洒春色,日辅月角须臾成。

精神还仗精神觅,笔下区区徒刻画。

故知巧匠盘礴时,万里丹青减容色。

君不见齐梁大士天所开,幼僧不许僧繇猜。

师今幸有印泥手,貌取当年黄面来。

形式: 古风

题楚东吴文学湖隐阁

君不见三峡滟滪瞿塘堆,盘涡日夜轰春雷。

又不见洞庭周遭六百里,日月出入其湾隈。

人间伟观有如此,欲往莫到空低回。

如何湖光几席上,万顷镜净无纤埃。

桃花雨馀春涨急,盎盎正作蒲萄醅。

菰蒲远映水一碧,五月菱熟芙蕖开。

冰轮宵向座隅涌,四座林影参差来。

天寒潮落洲渚出,健步更宜寻野梅。

吴郎一生短檠下,裹以章服羞自媒。

家山故有丘壑在,松竹多是儿时栽。

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

坐令浮念扫除尽,方寸淡泊寒如灰。

浩歌时从鼓枻去,高卧不怕当关催。

鉴湖贺老即君是,定与谪仙长举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次韵苏养直寄黄元功

男儿当骑生马驹,不但词赋凌三都。

愿从北地傅介子,西吞青海东元菟。

一行作吏不称意,人间险过宫亭湖。

黄郎里中同队鱼,十年太学随诸儒。

春风不作霄汉梦,秋雨漫肥瓜芋区。

一身长寄白鸥境,千字快扫青松腴。

风埃空忆大梁别,尺书不到云泉居。

似闻骐骥尚伏枥,饥鹰未饱谁能呼。

清江上有仙人庐,何时十幅西风蒲。

与君杖屦日来往,浊醪可解饥寒劬。

形式: 古风

次韵刘立道二首(其一)

刘郎有酒君当倾,安用新诗鸣不平。

黄粱未叹转头熟,朱弦却喜知音明。

古来去国例憔悴,伊余尚得佳山水。

谢公行处欲千年,拟傍苍崖寻屐齿。

扬帆今向古长干,渡口遥知侬戏官。

此行相伴只明月,到时破璧应团栾。

羹莼饭稻江南俗,剩鲙银丝炊白玉。

人间堕甑万事休,卧看双溪千顷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