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砺二首(其一)

国家今板荡,旧物一微丝。

至苦说不得,长怀病似痴。

人心危陷阱,天理过蓍龟。

赖有二盟在,宁无吐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十五砺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人心险恶、天理难明的感慨。

首句“国家今板荡”,直接点明了国家正处于动荡之中,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危机四伏。接着,“旧物一微丝”一句,以“微丝”比喻国家的微弱力量或残存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无奈。

“至苦说不得,长怀病似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无法言说心中的苦楚,仿佛陷入了深深的病态之中,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困境时的无助与绝望。

“人心危陷阱,天理过蓍龟”则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不公。人心如同深不可测的陷阱,让人难以把握;而天理则像是古老的蓍龟卜卦,难以预测和理解。这两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与正义缺失的忧虑。

最后,“赖有二盟在,宁无吐气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尽管当前形势严峻,但诗人坚信,只要还有盟约存在,就总有能够释放出正气、改变现状的时候。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处境的深切关怀,以及在逆境中仍保持的坚韧与希望。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十五砺二首(其二)

王畿三辅地,谁信捲风沙。

南货北填市,北人南住家。

乱招城聚虎,毒入土生蛇。

说著未来事,战争宁有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十六砺

双眼荒荒不寐时,冥搜俊杰慕夷齐。

谶符铁券虏当灭,梦出玉清天亦低。

城里月明闻虎过,人间夜久望鸡啼。

深怜举国巅崖底,谁搆悬空万丈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六月大雨后作

推上沧溟犯玉京,业龙鼓怒恣纵横。

青天忽破鬼神走,黑雨骤来山岳倾。

混沌重新开覆载,虚空顿觉发光明。

如今清净浑无碍,一日南风万物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唁诗.丞相陈公

相国生东瓯,应谶海坛沙。

早观上国光,辟雍飞声华。

叫云骂奸权,远窜走天涯。

十年登要津,文彩绚晴霞。

中台势将圻,大拜宣黄麻。

国步正孔棘,盲涂相牵拿。

鬼盗杀机弄,平陆鬨龙蛇。

黔首心不正,居然中阴邪。

蛛丝网黄屋,六宫妃嫔髽。

公奉二王奔,脱命毫发差。

沥胆酹上帝,哭断口大呀。

南邦血糊地,春深草不芽。

鬼气射死树,腥妖幻毒花。

万痛集如虿,百怪鸣如蛙。

蚀尽朱垠天,国寄海上槎。

始知上色玉,洁白浑无瑕。

垢衣悬相印,独御指南车。

冱寒冻不死,微微命一洼。

刀圭返魂丹,阳和匝迩遐。

生擒左贤王,刳腹盐为豝。

却视旧朝士,一一谁忠嘉。

万古虚空中,一伪不可加。

傒我王师来,动地腾喧哗。

雷霆破恶逆,四海仍一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