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大雨后作

推上沧溟犯玉京,业龙鼓怒恣纵横。

青天忽破鬼神走,黑雨骤来山岳倾。

混沌重新开覆载,虚空顿觉发光明。

如今清净浑无碍,一日南风万物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六月大雨后作》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雨过后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推上沧溟犯玉京”,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雨从深海涌出,直冲天际的磅礴气势,仿佛是大海在挑战天界,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震撼力。接下来,“业龙鼓怒恣纵横”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场大雨的威力,如同愤怒的龙在天空中肆意翻腾,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

“青天忽破鬼神走,黑雨骤来山岳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遮蔽,大雨如注,连山岳都为之动摇,形象地描绘了暴雨的突然降临及其带来的强烈冲击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丽,也隐含了自然界力量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混沌重新开覆载,虚空顿觉发光明”则表达了大雨之后,世界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混沌之中孕育出了新的秩序,天空重新焕发出光明,寓意着经过洗礼后的世界更加纯净、生机勃勃。这一转折,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生命重生、希望重燃的哲理思考。

最后,“如今清净浑无碍,一日南风万物荣”两句,总结了大雨过后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万物复苏的景象。南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温暖,也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万物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力顽强、自然界循环往复规律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希望和自然循环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二唁诗.丞相陈公

相国生东瓯,应谶海坛沙。

早观上国光,辟雍飞声华。

叫云骂奸权,远窜走天涯。

十年登要津,文彩绚晴霞。

中台势将圻,大拜宣黄麻。

国步正孔棘,盲涂相牵拿。

鬼盗杀机弄,平陆鬨龙蛇。

黔首心不正,居然中阴邪。

蛛丝网黄屋,六宫妃嫔髽。

公奉二王奔,脱命毫发差。

沥胆酹上帝,哭断口大呀。

南邦血糊地,春深草不芽。

鬼气射死树,腥妖幻毒花。

万痛集如虿,百怪鸣如蛙。

蚀尽朱垠天,国寄海上槎。

始知上色玉,洁白浑无瑕。

垢衣悬相印,独御指南车。

冱寒冻不死,微微命一洼。

刀圭返魂丹,阳和匝迩遐。

生擒左贤王,刳腹盐为豝。

却视旧朝士,一一谁忠嘉。

万古虚空中,一伪不可加。

傒我王师来,动地腾喧哗。

雷霆破恶逆,四海仍一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二唁诗.少保张公

将军本北人,归顺年已久。

擢身将校中,腰绾中国绶。

身润白玉洁,面狞黑铁丑。

刚勇有武威,功出众人右。

一朝天柱折,当昼丰其蔀。

阴阳反铁炭,杯棬贼杞柳。

公卿文章士,尽醉马乳酒。

未闻天地间,生死反噬狗。

幸有张将军,强哉气赳赳。

生死不携异,宁受奸宄狃。

平生铁石肠,明白照九有。

荧荧赤伏符,百拜悬右肘。

谋画入微茫,僵目拇撑口。

死战拓山开,高擎日月走。

剖心喂龙雏,淋漓血双手。

圣火寿绵绵,凡水焉能溲。

瞬目出死关,命在事非偶。

张巡埋骨地,顽石变琼玖。

白光射天门,璀璨夺星斗。

英气磨不坏,生公踵其后。

播荡大海外,若子死恋母。

屈指我世祖,建武又乙酉。

恶兽脑百裂,始识狮子吼。

天风吹新雨,浊劫净无垢。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辛巳夏七月

辛巳夏七月,初五日正午。

太白灿然见,太阴亦俱睹。

索历验其次,太白躔在午。

兵争周分野,天下气当吐。

敬以诗识之,储为史官补。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十七砺

我有真黄金,只作土价卖。

陪笑遍示人,竟无一人买。

日暮哭归来,反为众所怪。

安得明眼人,与之语痛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