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送签判阳承议

春山野思万千重,那更江头来送公。

别泪滴流红杏雨,离情摇曳绿杨风。

一枝易绕南飞鹊,只字难凭北塞鸿。

惟有感恩情不断,夜深长入梦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宋朝刘弇所作的《春日送签判阳承议》描绘了春日送别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春山野思万千重,那更江头来送公”,开篇即以春山之景引入,表达出送别时内心的复杂思绪,仿佛连绵不绝的春山都承载着无尽的情感。接着“那更江头来送公”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江边,更添了几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颔联“别泪滴流红杏雨,离情摇曳绿杨风”,运用生动的意象,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别泪如同红杏花下的细雨,离情则随着绿杨轻摆的春风摇曳,形象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深切。

颈联“一枝易绕南飞鹊,只字难凭北塞鸿”,通过南飞的鹊鸟和北塞的鸿雁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南飞的鹊鸟容易绕树而行,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可以随风飘扬;而只字难凭的北塞鸿雁,则暗示了书信传递的不易,以及对友人平安抵达的深深忧虑。

尾联“惟有感恩情不断,夜深长入梦魂中”,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被送者的感激之情,以及这份情感在夜晚梦境中的延续。感恩之情虽深,却只能在梦中得以寄托,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后的思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春日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友情的深厚珍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春日送林推官

送君南浦忍分襟,注目春江烟水深。

思乱似云无所著,情浓如酒不堪斟。

杏花烧断离人恨,杜宇啼穿去客心。

别后愿为深夜蝶,翩翩飞梦去相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柳秀才三首(其一)

应被功名误一身,卜居归就水云耕。

诗题招隐同谁和,赋奏閒居独自成。

三径蓬蒿贫处士,五车经史富书生。

几回醉后颠狂甚,便拟骑鲸上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柳秀才三首(其二)

奔走文场十载劳,归来三径满蓬蒿。

麟穷西狩人谁念,龙卧南阳节自高。

贫里田园居四壁,吟中风月笔千毫。

早知今日诗书误,悔不当初学六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赠柳秀才三首(其三)

万丈飞泉落笔端,源流浑觉海波宽。

若非学造渊骞寝,焉得诗登李杜坛。

文苑春开红芍药,词林秋削碧琅玕。

篇成底事犹多困,只为名高折却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