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岁岁莫日歌

小儿不知老人意,贺我明年四十二。

人生三十百事衰,四十已过良可知。

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不疑。

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不知中途有陷阱,山高日莫多棘茨。

长裾大袖足溯挽,却行欲返筋力疲。

蝮蛇当前猛虎后,脱身且免充朝饥。

归来掩卷泪如雨,平生读书空自误。

山中故人一长笑,布衣脱粟何所苦。

古人知非不嫌晚,朝来闻道行当返。

四十一岁不可言,四十二岁聊自还。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孩子不懂老年人的心思,祝贺我明年就四十二了。
人到三十,万事开始衰退,四十已过,这是常识。
年轻时读书不懂世事,空谈王侯将相,毫不怀疑。
驾车喂马,尝试长途跋涉,一天要走百里,自己定下的目标。
却不知路途中有陷阱,山高日暮,荆棘丛生。
宽大的衣摆和袖子,徒步行走,筋疲力尽。
前方有蝮蛇,身后有猛虎,只想逃命,暂且填饱肚子。
回家后掩卷痛哭,一生读书,却白费功夫。
山中的老朋友嘲笑,粗衣淡饭有何苦。
古人知道错误也不嫌晚,听到道理,就应该回头。
四十一岁不必多言,四十二岁姑且自我安慰。

注释

老人意:老年人的深意或想法。
良可知:显而易见,很明白。
王霸:指帝王将相的功业。
脂车秣马:给车马加油草料,准备远行。
陷阱:比喻困难或危险。
棘茨:荆棘丛生的地方。
溯挽:逆流而上,这里指艰难行走。
蝮蛇:一种毒蛇。
朝饥:早晨的饥饿。
空自误:白白耽误了自己。
布衣脱粟:简朴的生活。
朝来闻道:早晨听到新的道理。
聊自还:姑且自我安慰,回归平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四十一岁岁莫日歌》,诗人以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诗中,他通过描述小儿无知地祝贺他即将进入四十二岁的场景,引出了对青春流逝和岁月蹉跎的感叹。诗人自嘲三十岁后精力渐衰,四十已过更是深感世事无常,年轻时读书不谙世事,如今却因急于求成而陷入困境。

诗中提到驾车疾行,期待一日百里的壮志,却未料到途中陷阱丛生,筋疲力尽。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警示自己,人生路上充满了未知的困难,如同毒蛇猛虎环伺。经历一番挫折后,他意识到读书虽多,若不能应用于实践,反而是误己。山中故人的笑声和布衣粗食的生活,让他明白简单生活并不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最后,诗人引用古人之言,表示虽然四十一岁已过,但知错即改,四十二岁重新开始也不迟。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方向的重新定位,展现了苏辙的人生智慧和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细莎为屦如编须,轻葛为服如剪莩。

寒泉洒屋朝露濡,霜簟可荐机可扶。

风鸣牖间如吹竽,此虽有暑宜亦无。

庭前峻山槎之馀,盆中养鳅大如鱼。

荻生抱甲未见肤,蔓起上屋将悬壶。

麦苗高齐可藏乌,此虽非野仅亦如。

兄居溪堂南山趺,濯足溪水惊雁凫。

澄潭百丈清无淤,将往思我立踟蹰。

东轩鄙陋何足居,欲行不行系辕驹。

形式: 古风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

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

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五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赪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

形式: 古风

正旦夜梦李士宁过我谈说神怪久之草草为具仍以一小诗赠之

先生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

人间饮食未须嫌,归去蓬壶却无吃。

形式: 七言绝句

用林侄韵赋雪

密雪来何晚,穷冬候欲差。

投空落细米,布地净平沙。

缭绕飞相著,重仍积暗加。

雨微花破碎,风细脚倾斜。

次第来如掺,冥濛堕不哗。

燖鹅吹劲鞴,秀苇拂轻耞。

画字飘还没,团毬暖旋窊。

出盐东海若,鍊石古皇娲。

翻簸腾归骑,纷飘集晚鸦。

庭梅辨红萼,垄麦覆黄芽。

拨砌求新药,寻踪射伏䴥。

埋楼平尽脊,集树短留槎。

乱下曾何择,平铺欲尽遮。

欺贫寒入褐,恼客重添车。

积素聊成烛,烹甘强试茶。

病僧添晓钵,老令放晨衙。

融液曾何有,鲜明竟不奢。

积多还避井,化早发从畬。

溜滴檐垂箸,行观径转蛇。

谁能相就醉,都市酒容赊。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