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猎猎风沙透纸窗,地炉火歇冷侵床。
一声孤鹤唳残月,几杵疏钟敲晓霜。
黍律嘘春燕谷暖,梅花入梦楚天长。
归期乞趁东风软,醉袅丝鞭吟绿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静谧场景,诗人通过猎猎的风声、透过纸窗的沙尘、熄灭的地炉火和冷却的床铺,营造出一种寒冷和孤独的氛围。孤鹤的叫声在残月下回荡,加深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感受。疏钟敲响晓霜,更增添了一份清晨的肃穆。
然而,随着诗行的发展,出现了转折。春天的暖意通过黍律(一种乐器)的声音和燕子归巢的温馨场景得以体现。这不仅为诗歌带来了生机,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活的连续性。
梅花入梦,楚天长,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它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可以解读为对理想国度或精神家园的渴望。
最后两句“归期乞趁东风软,醉袅丝鞭吟绿杨”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去时光柔和、春意盎然的愿望,以及在旅途中对美好自然景象的享受。这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感慨,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展示了诗人对于寒冷孤独之夜的真实体验,也表达了他对于春天温暖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音韵和谐,是一首在艺术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的佳作。
不详
十里珠帘一半垂,扬州风物最宜诗。
平山倚槛欧阳子,明月吹箫杜牧之。
吟笔新添梅鼎手,歌楼争觅《竹枝词》。
濡毫愿逐奚奴后,描尽春风芍药枝。
乾坤气运会贞元,皓月腾空息瘴烟。
北阙星驰新诰命,南郊春转旧山川。
存诚乃可必事帝,保国无如是畏天。
光觐紫宸归化锦,山河带砺保千年。
万间顶?翠光团,千尺廊腰眼界宽。
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
庭花飞墨空遗恨,宫叶流红不忍看。
古往今来只如此,夕阳搔首倚阑干。
三十六坊如掌平,长桥短艇水纵横。
银河一道江连海,画障四围山绕城。
老树烟云春绿暗,小楼帘幕晓红明。
阴阴翠影谁家屋,梦觉草池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