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塘腐草化为萤,星散飞来暗复明。
拾向书窗辉眼目,当将檠火对南城。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流萤的观察,诗人赵希逢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知识与光明的追求。"林塘腐草化为萤",形象地写出萤火虫由腐草转化而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物尽其用。"星散飞来暗复明",既写实了萤火虫在夜色中点点闪烁的景象,也隐喻了智慧的零星散发,照亮黑暗。
"拾向书窗辉眼目",诗人想象自己收集萤火,将其引入书房,照亮读书人的视线,寓意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珍视。最后,"当将檠火对南城",檠火是对古代照明工具的代称,诗人以萤火比拟,表达出即使微弱如萤,也能照亮前路的决心,对着南方的城市,寓意着志向远大,向往着更广阔的天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流萤这一自然现象,寄寓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
不详
丈夫一死谁能惜,直把微躯脱汉王。
不学贪生求富贵,族夷身戮恨尤长。
三杰留侯不敢名,肯随走狗例鬺烹。
眼中早已无高粉,子击何尝有吕生。
携手河梁一别归,衷情尽寄五言诗。
故人妻子存乎否,因甚诗中无片辞。
井田未坏军民一,去古堪嗟此意衰。
守望扶持无复有,一杯也自立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