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五十三)

阳焰何曾能止渴,画饼几时充得饥。

劝君不用栽荆棘,后代儿孙惹著衣。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翻译

阳光下的虚假满足怎能解渴,画出来的饼何时能填饱肚子。
我劝你不必种下荆棘,那只会让后世子孙受累。

注释

阳焰:比喻虚假的希望或幻觉。
止渴:解渴。
画饼:比喻空洞无物的事物。
几时:何时。
充得饥:填饱肚子。
劝君:劝告你。
栽荆棘:种植带刺的灌木,比喻设置困难或障碍。
后代儿孙:子孙后代。
惹著衣:遭受困扰或麻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五十三首。它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喻,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阳焰何曾能止渴",这里的“阳焰”指的是夏日阳光下的幻象,如同沙漠中看似流动的水影,实际上并不能解渴。诗人以此象征虚幻的事物无法真正满足人的需求。

"画饼几时充得饥",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道理,画出来的饼再精美,也只是视觉上的满足,无法填饱肚子。这句诗暗示了空洞的承诺或理想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劝君不用栽荆棘",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过于追求艰难困苦的生活方式,就像种植荆棘一样,只会带来痛苦和困扰。

"后代儿孙惹著衣",这里的“惹著衣”可能是指后人因为前人的决定而承受后果,比如继承了棘手的问题。诗人借此告诫人们要考虑长远,不要让后代因自己的选择而受累。

整首诗寓言深刻,劝诫人们要认清现实,避免追求虚无,而是要脚踏实地,为后代留下安稳的生活。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五十二)

暗中携手上高山,及至天明各自行。

无限中涂未归客,明明开眼堕深坑。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五十一)

对众全提摩竭令,岂是闲开两片皮。

喝下瞎驴成队走,梦中推倒五须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四十七)

背触非遮护,明明直举扬。

吹毛虽不动,遍地是刀枪。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四十六)

南泉打破闲家具,浩浩诸方作话看。

今日为君重举过,明明历历不颟顸。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