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回的《东山堂》,通过对谢守登临之地的描绘,展现了其对山水的喜爱和对学问的追求。首句“谢守登临地,今为博士居”表达了对前任官员的敬仰,如今此处已成为读书人的居所。接下来的“由来好山水,常得近诗书”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崇尚和对知识的亲近,暗示了他在此地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学习的氛围。
“洞与衡岳接,泉分玉井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东山堂周边的山水景致,暗示其地理位置优越,仿佛与名山衡岳相连,泉水清澈如玉井之水,增添了生活的宁静与雅致。最后,“年年为吟事,春草不教锄”表达了诗人将诗歌创作视为日常之事,连春天的野草也不忍心去锄除,以保持这份诗意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学术的追求以及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