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明犬吠逼荒村,鹤唳风声警梦魂。
频岁置身豺虎窟,始知高卧即天恩。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荒村景象,通过犬吠、鹤唳和风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以“豺虎窟”比喻险恶的社会环境,表达了身处其中的艰难与危险。最后一句“始知高卧即天恩”,则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无事的珍惜,暗含着对动荡时局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借景抒情,寓言深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安逸生活的追求。
不详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击楫中流望八荒,银涛千里白如霜。
胸中浩浩良无尽,自与江流共渺茫。
傍晚一闲步,飘然欲御风。
草青沙岸阔,云白海门空。
江上独行客,世间无是公。
孤怀常浩浩,岂复识途穷。
千载何人及史公,喑呜叱咤气如虹。
恰怜奇笔无多妙,只写穷通变幻工。
言情每爱少陵工,神往当年陷贼中。
敢谓雄词堪窃比,穷途落魄奈从同。
前贤深敬惟桑梓,此日其如不可居。
欲把一竿沧海去,茫茫何处钓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