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雅的月下独处之情境。"竹里风生月上门",设定了一个宁静深夜,月光透过竹林洒落在房门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的"理秦筝,对云屏"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弹奏古筝,面对着那高耸的云雾般的屏风。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情感态度。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轻轻地拨动古筝上的红色琴弦,生怕那优美的乐音会打扰到远处马儿的安宁。这一句不仅传递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也反映了一种对自然界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含恨含娇独自语"中,“含恨”和“含娇”都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写照,既有哀愁,也有柔弱。这种感情在夜深人静时更加强烈,故而“独自语”,彷佛是在与自己对话,或者是与月光、竹风对话。
最后两句"今夜约,太迟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某种期待或许诺的遗憾。"今夜"所指的约会或事件,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期实现,这份迟疑带来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在月光下得到了释放。
这首词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幽远的佳作。
不详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
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
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
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
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