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月

幽幽万籁竹千竿,凉夜宜从月里看。

翠节参差邀玉兔,金波晃漾浴青鸾。

半檐苍月催诗思,一径寒辉醒醉魂。

吹彻霓裳清露下,嫦娥犹自对芳樽。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静谧夜晚,千竿竹子发出深沉的声音,最适合在月光下欣赏。
翠绿的竹节高低错落,仿佛邀请着月中的玉兔,明亮的月光摇曳,如同为青鸾沐浴。
半边屋檐下的冷月催促诗兴,一条小路洒满寒光,唤醒了沉醉的灵魂。
悠扬的乐曲在清露下吹奏完毕,嫦娥还在对着美酒独自品味。

注释

幽幽:静谧。
万籁:各种声音。
竹千竿:千竿竹子。
凉夜:夜晚。
宜:适合。
月里看:在月光下。
翠节:翠绿的竹节。
参差:高低错落。
玉兔:月亮的象征。
金波:明亮的月光。
浴:沐浴。
青鸾:神话中的鸟,这里指代月亮。
半檐:半边屋檐。
苍月:冷月。
催诗思:激发诗兴。
一径:一条小路。
寒辉:寒光。
醒醉魂:唤醒醉意。
吹彻:吹奏完毕。
霓裳:华丽的乐曲。
清露:清晨的露水。
嫦娥:月宫仙女。
对芳樽:对着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通过月光下的竹林、清凉的夜晚和神话中的元素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带有仙气的意境。

“幽幽万籁竹千竿”一句,以“幽幽”形容竹林之密集,给人以深邃的感觉。竹子在月光下仿佛成为了无数细长的笔触,与夜色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凉夜宜从月里看”则是诗人对读者的一种引导,似乎在告诫我们,要在凉爽的夜晚,从月光中去感受那竹林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翠节参差邀玉兔,金波晃漾浴青鸾”,通过“翠节”形容竹子之绿色,而“参差”则表达了竹子间的错落有致。同时引入了神话中的玉兔和青鸾,增加了一份仙气。

中间两句,“半檐苍月催诗思,一径寒辉醒醉魂”,表现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受到自然景色的激发而产生的诗意和灵感。月光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诗人的心灵。

最后两句,“吹彻霓裳清露下,嫦娥犹自对芳樽”则描绘了一幅嫦娥在月宫中独酌的画面。月光如同清凉的露水洒落,而嫦娥则静坐于此,品味着仙酒,显得格外宁静而超凡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竹林和神话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咏竹.烟

数枝潇洒碧溪寒,水气冥冥日欲昏。

青玉案前双翡翠,紫丝帐里万琅玕。

湘江旧事迷归梦,陆海春阴无羽翰。

晚来独倚阑干望,暝色连天何处村。

形式: 七言律诗

咏竹.雪

冻雪霏霏堕九皋,竹枝垂地翠旋销。

玉龙战退飞鳞甲,青凤翻成白羽毛。

岁晚馀寒知劲节,梦回佳兴讶清标。

隔云谁弄柯亭笛,落尽梅花风韵高。

形式: 七言律诗

咏夏雨

头上云俱黑,一片雨浪浪。

惨澹隐高树,霏微迷绿杨。

冷冷添涧水,点点落危樯。

帘捲山流翠,郊虚草自香。

静嫌声间竹,醉爱爽凝觞。

殿阁罗閒扇,池亭送嫩凉。

荷珠圆复碎,兰芷脆还芳。

拂埃乱天际,度云喧草堂。

乘空曳轻练,向晚洗炎光。

幽径荒苔滑,短檐飞鸟忙。

湛湛翻萍影,溶溶浸柳塘。

无心留石洞,有梦恼襄王。

暝色欺明月,高飙透薄裳。

入更生阒寂,攲坐讶清商。

润气清湘簟,徘徊怯绣床。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咏案头四俊.凤尾笔

近来觅得管城子,修竹枝头彩影高。

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

诗成览德三书俊,梦入生花五色豪。

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