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衣曲

初罢清砧响,还劳素腕舒。

残灯金粟尺,远道玉关书。

白纻缝仍涩,红绵怨有馀。

流黄明月路,何处逐轻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裁衣曲》描绘了女子在夜晚为远行之人裁制衣物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气息。

“初罢清砧响”,开篇以“清砧响”描绘了夜晚捣衣声的宁静与悠长,暗示了女子在月光下忙碌的身影。接着,“还劳素腕舒”一句,通过“素腕舒”这一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灯光下精心裁剪布料的场景,既表现了技艺的娴熟,也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

“残灯金粟尺”中,“残灯”点明了时间的晚,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金粟尺”则巧妙地将灯光比喻为金粟,形象地描绘了灯光在黑暗中如同金粒般闪烁,增添了几分诗意。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远道玉关书”一句,借用了“玉门关”的典故,象征着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书”字,暗示了书信的传递,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和距离感。

“白纻缝仍涩,红绵怨有馀”两句,通过“白纻”(一种丝织品)的缝制过程中的困难,以及“红绵”(一种填充物)的怨恨余绪,形象地表达了制作衣物时的艰辛与复杂,同时也寄托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最后,“流黄明月路,何处逐轻车?”以“流黄”(古代染色的一种黄色丝线)和“明月”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道路景象,暗示了女子在月光下独自等待,期盼着远方亲人的归来。而“何处逐轻车?”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裁衣过程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不乏深情与哲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225)

王士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晴

鸣雨作还止,萧然开晚晴。

雄风凉大壑,雌霓贯秋城。

台送遥山碧,窗添夕照明。

长空闻雁语,怊怅故园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程昆仑招集万岁楼

千寻江阁引诸峰,多景登临策短筇。

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

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

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末丽词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隈。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冬日杂咏

日日愁仍揽镜看,楚人憔悴尚南冠。

力微不任施横草,论定终当待阖棺。

元亮晚途甘石隐,孔明早岁本龙蟠。

救时事来须经术,莫遣苍生笑谢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