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道士陈天隐(其三)

学道无魔道不成,神人得计是无名。

光风自觉长潇洒,明月何曾有死生。

早悟梅花难养性,何如福地别寻盟。

梅花香里堪联句,莫笑人閒石鼎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的《和道士陈天隐(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感悟。首句“学道无魔道不成”强调了修炼道术的过程中需要去除心魔,这是修行的重要一环。接着,“神人得计是无名”暗示真正的高人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声,而是通过内心修炼达到无我之境。

“光风自觉长潇洒”描绘出修炼者在清风中感受到的自在与超脱,而“明月何曾有死生”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死观念在修行中的淡化,明月永恒,生死相对的概念在道家哲学中有所超越。

“早悟梅花难养性”表明诗人认识到,即使梅花般的高洁难以纯粹个人的品性,不如寻找更适合修身养性的环境。“何如福地别寻盟”建议人们应该去寻找那些能助人提升精神境界的地方。

最后两句“梅花香里堪联句,莫笑人閒石鼎鸣”以梅花香气为背景,倡导在宁静的环境中进行心灵交流,不要嘲笑世间的琐事,如石鼎烹煮的声音,暗含着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忠贤祠

正气冲融自一家,宦情儒墨共根芽。

身因世故归民社,道为时谋重圣涯。

千古寒光流夜月,满天馀彩漾晴霞。

殷勤瞻拜诸公侧,送尽长林几晚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挂冠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遁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刘治中之信州

冰玉古溪山,治中今仕元。

邦人敬文简,道化望曾孙。

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

十年儒道晦,此日喜登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子高归延平

乱世读书少,前人教子难。

青灯长合席,红日趱归鞍。

梅自知春近,松应耐岁寒。

楼高新月好,后夜与谁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