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李君墓上松应拱,元相池头竹尽枯。
多幸乐天今始病,不知合要苦治无。
此诗描绘了一种凄凉与无奈的情境。"李君墓上松应拱",这里的“李君”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或亲友,其墓前的松树已经开始倾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元相池头竹尽枯”则是说曾经繁盛的竹子在元相池边都已干枯,不再有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生与死,表现出诗人对于生命消亡的感慨。
接着,“多幸乐天今始病”一句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感到某种幸运,因为这让他得以暂时脱离纷扰的世俗,从而享受到一种超脱的快乐。最后,“不知合要苦治无”则是说在这种病中之际,诗人对身心的恢复并不急于求成,他接受了现状,不去强求医治,这也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疾病与治愈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苦难中寻找平和的心境。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妨行便坐禅。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
交亲不要苦相忧,亦拟时时强出游。
但有心情何用脚,陆乘肩舆水乘舟。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顾我镜中悲白发,尽君花下醉青春。
不缘眼痛兼身病,可是尊前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