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其二)

庄生未闻道,李耳故疏脱。

干将不示人,铅刀称善割。

古来青冢上,谁为表清浊。

彼哉柴桑君,耽诗诡寂寞。

公田忍不收,乞食徒取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庄子和老子开篇,暗示了诗人对隐逸超脱生活的向往。"干将不示人,铅刀称善割"运用典故,表达出深藏不露、才华出众之意。接下来,诗人将焦点转向历史上的王昭君,询问谁能公正评价她的清白。"彼哉柴桑君,耽诗诡寂寞",诗人将自己比作柴桑的陶渊明,沉溺于诗歌之中,享受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公田忍不收,乞食徒取薄"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通过历史人物和自我比照,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的孤高情怀。黎士弘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风格独特,此诗体现了他的清高孤傲和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崇尚。

收录诗词(22)

黎士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言(其三)

马安称巧仕,潘生嗟宦拙。

万物各枯菀,造化何区别。

达士贱权奇,名花厌高格。

蟋蟀知风寒,鸿雁知霜冽。

泛泛水中凫,稻粱谋亦得。

形式: 古风

大言(其四)

花发大堤西,花发大堤东。

策马谁家子,蹀躞凌春风。

行道各借问,名父忝上公。

郁郁守贫贱,执鞭甘所从。

形式: 古风

永新道中即事(其一)

河水细如线,峰峰见兀硉。

散石亘中流,奔雷喧日夕。

山寒鸟不飞,微雨洒衣湿。

牵缆百尺高,隔树明人迹。

薪烟望目劳,群虎见跳掷。

长吏本凉德,敢怪尔充斥。

四顾井邑荒,吁嗟悼行役。

形式: 古风

永新道中即事(其二)

下水苦逆风,上水苦冻雨。

雨冻手足僵,竟日行十里。

岸花歇众芳,磷磷见水底。

勉力事宵征,众声合邪许。

孰知舟中人,心更劳胼胝。

一官不自爱,致身等腐鼠。

空歌《行路难》,艰辛用自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