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中吕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注释

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了。
午阴嘉树清圆: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卑:低。
润:湿乌鸢: 即乌鸦。
溅溅:流水声。
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黄芦苦竹绕宅生。

社燕:燕子当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故称社燕。
瀚海:沙漠,指荒远之地。
修椽:长椽子。
句谓燕子营巢寄寓在房梁上。
身外:身外事,指功名利禄。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筵:竹席。
枕簟:枕席。

鉴赏

这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描绘了夏日溧水无想山的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上片通过“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等意象,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宁静,以及词人对清新环境的喜爱。"地卑山近"四句,写出了词人身处低洼之地,周围环境湿润,需要借助炉火驱寒,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下片以“年年”起笔,将自己比作社燕,漂泊不定,寓言了词人的羁旅生涯。他劝慰自己暂且忘却身外之事,沉浸于酒杯之中,借以排遣愁绪。“憔悴江南倦客”表达了词人旅途劳顿,对江南生活的怀念和疲惫。最后,他选择在歌筵旁安放竹席和枕头,期待在醉眠中暂时逃避现实的困扰。

整首词以景抒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仙吕思情

帘烘泪雨乾,酒压愁城破。冰壶防饮渴,培残火。

朱消粉退,绝胜新梳裹。

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犹要同卧。

如今多病,寂寞章台左。黄昏风弄雪,门深锁。

兰房密爱,万种思量过。也须知有我。

著甚情悰,你但忘了人呵。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仙吕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无言敧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瑞龙吟.大石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瑞鹤仙

暖烟笼细柳。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