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暖烟笼细柳。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翻译

温暖的烟雾笼罩着细柳,轻舞飞扬,千丝万缕,年复一年的春意盎然。
晴朗的风吹过无边的景色,比酒还要浓郁,特别能触动情人和游子的心弦。
倚靠在栏杆处,花香随风飘散,微微减轻了酒意。
面对紧闭的大门,黄昏时分淡月如霜,庭院深深,寂静无声,愁绪难抑。
回想起往昔,那时正是寒食节,洞房里的盛宴。
曾经四处寻找美景,金谷园中,铜驼路上,都曾留下足迹。
如今,鱼雁杳无音信,我在天涯海角,常常泪流满面。
我渴望早日归来,去那云雾深处的居所,因为那里的人正在思念我。

注释

暖烟:温暖的炊烟。
细柳:柔弱的柳树。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
金谷里:历史上的名胜之地。
鱼雁:古代书信的代称。
云馆:高雅的住所,多指仙境或远方的住所。

鉴赏

这首《瑞鹤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静谧画卷。开篇“暖烟笼细柳”,形象地展现了轻烟笼罩着柔弱的柳树,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朦胧的氛围。接下来,“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描绘了春风中柳条随风摇曳,如同千丝万缕的春色在眼前展开。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运用比喻,写春风如醇酒般醉人,特别能触动人心,使游子和旅人陶醉其中。随后,“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描绘了倚靠栏杆的人沉浸在花香与微醺中,黄昏时分,淡淡的月光洒落,庭院寂静无声。

进入下片,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洞房宴席正逢寒食节,寻芳赏景的快乐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金谷里,铜驼陌”借古迹象征昔日繁华,如今却只见鱼雁沉寂,信音全无,只能在天涯海角独自垂泪。结尾处,词人期盼早日归去,与心中的那个人重逢,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色、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展现出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高平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蓦山溪.大石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一)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

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

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

两两昏鸦去。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

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

一曲黄金缕。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二)

江天雪意,夜色寒成阵。

翠袖捧金蕉,酒红潮、香凝沁粉。

帘波不动,新月淡笼明,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

恨眉羞敛,往事休重问。

人去小庭空,有梅梢、一枝春信。

檀心未展,谁为探芳丛,消瘦尽,洗妆匀,应更添风韵。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