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毅伯游柏梯寺次毅伯韵

伊昔耐辱人,诛茅此山谷。

爱闲如爱官,食薇如食肉。

酌泉吸山光,清泠饱空腹。

故居今宛然,修篁蔽山麓。

我亦困尘笼,暮年思退缩。

道人梯柏处,梦想长在目。

崎岖乃夙心,宁问隘车毂。

危蹬乱水石,悲风号竹木。

款步转嵚岈,举头蒙朴蔌。

径欲走其颠,仰羡孤飞鹜。

层峰拥户来,何啻三十六。

幽人岂知此,相对一茅屋。

真成拓异境,不胜无遗镞。

夜枕却生寒,尚烦杯酒燠。

清梦那得长,鱼鼓惊晨粥。

五老晓相迎,雾雨如盥沐。

引我眺北岭,坐觉天宇蹙。

朝日涌地低,明霞疑可掬。

欲留采黄精,愧此鬓发秃。

正恐泛槎星,已见君平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鼎陪同王毅伯游览柏梯寺的场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伊昔耐辱人,诛茅此山谷”,开篇即以“耐辱人”点出人物的坚韧与隐忍,随后描述他们在此山谷中建造茅舍,隐居生活。接着,“爱闲如爱官,食薇如食肉”两句,对比了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酌泉吸山光,清泠饱空腹”描绘了饮泉、赏景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故居今宛然,修篁蔽山麓”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变迁与不变的自然之美。

“我亦困尘笼,暮年思退缩”表达了诗人晚年对归隐的渴望,而“道人梯柏处,梦想长在目”则寄托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景色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挑战的勇气。

“危蹬乱水石,悲风号竹木”描绘了登山途中的险峻与自然的威力,“款步转嵚岈,举头蒙朴蔌”则展示了诗人一步步攀登,最终到达高处的景象。最后,“径欲走其颠,仰羡孤飞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而“层峰拥户来,何啻三十六”则再次强调了山峰的壮丽。

“幽人岂知此,相对一茅屋”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隐士生活的简单与宁静,“真成拓异境,不胜无遗镞”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夜枕却生寒,尚烦杯酒燠”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饮酒取暖的情景,“清梦那得长,鱼鼓惊晨粥”则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珍惜与短暂。

“五老晓相迎,雾雨如盥沐”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而“引我眺北岭,坐觉天宇蹙”则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朝日涌地低,明霞疑可掬”则描绘了日出时分的美丽景象,“欲留采黄精,愧此鬓发秃”表达了对长寿与健康的向往,而“正恐泛槎星,已见君平卜”则以占卜结束,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挑战与冒险的勇气,同时也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

平生隐遁资,白驹在空谷。

傥令眼有山,宁问食无肉。

要当揖爽气,涤此勤书腹。

得官大河滨,枕带首阳麓。

如闻五老胜,坐使山峰缩。

扪萝上巉绝,作意快心目。

却视宇宙间,万化转一毂。

道人真有道,直上驾危木。

神光秘岩隈,灵草蒙朴蔌。

空令莲社子,纷扰乱凫鹜。

先生志高古,真游穷六六。

飘然清夜梦,时到山头屋。

念此感尘迹,一往如飞镞。

哦诗示观览,律吕回春燠。

作字纪经行,典刑馀食粥。

使我蒙鄙心,蓬首加栉沐。

致我外尘垢,益叹生理蹙。

夜漱落箭泉,明月冷盈掬。

朝饭过灵峰,何惮屐齿秃。

兹焉毕馀龄,更无疑可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再次韵

苍颜五老人,潜此十里谷。

孤标面有棱,瘦骨饥无肉。

手挥云雾开,绝涧坦其腹。

乃知奇伟状,未省出山麓。

穷幽偶见之,欲遁不及缩。

亦怜麋鹿资,笑睨回青目。

政欲挽渠衣,未应回我毂。

却顾岩壑底,郁郁耸乔木。

尚兹遗栋梁,况乃问朴蔌。

我亦脱网罗,江湖漾孤鹜。

念此难折腰,本无苏印六。

何意从公游,大嚼渠渠屋。

公仍为销写,妙语矜破镞。

一看云卧冷,固鄙权门燠。

悬知饭藜羹,不换咄嗟粥。

笑我漫弹冠,短发不胜沐。

真恐缘壁枯,莫作蜗行蹙。

但当葺诗业,万象入吾掬。

要与曲生狂,一扫中书秃。

此计是耶非,更拟从公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王官谷夜归次伯山韵

读公出谷诗,语峻有骨肋。

使我两目明,烛笼照昏黑。

欲和辄复已,夜漏下几刻。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出郭次伯山韵

道心日和平,向人绝城府。

雅意在泉石,外物等泥土。

终寻勾漏公,丹砂养龙虎。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