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苏祠(其二)

继起得髯苏,早岁亦不偶。

晚乃持一麾,幡然重出守。

是时黄流溢,诸吏咸掣肘。

公独能制之,狂澜障以手。

欲弭鲸鲵灾,甘为牛马走。

水患乃立平,前此实未有。

天子嘉其功,上表特称寿。

至今被遗泽,民物庆康阜。

迹与昌黎殊,文行均不朽。

我来丛祠下,再拜酹杯酒。

俯仰千载间,二贤堪尚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赞扬了韩愈和苏轼两位历史人物。诗人嵇曾筠通过描绘韩愈晚年担任地方官职,面对洪水灾害时展现出的领导力和个人牺牲精神,赞美了他的英勇和功绩。他不仅成功平定了水患,还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中提到韩愈与韩愈(韩愈字退之,号昌黎)虽同姓,但他们的事迹和文章都永垂不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结交之意。在韩苏祠前,诗人虔诚地祭奠并致以敬意,认为他们是值得后人景仰的朋友。

收录诗词(12)

嵇曾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镇海塔

海色微茫金碧浮,矻如砥柱镇洪流。

佛光炳耀驯龙藏,仙观高寒俯堞楼。

新堰万寻平野障,远山一发暮潮秋。

诸天赖倚崇墉久,绝胜东坡玉带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赭山

沧江括地维,瀛海包天根。

赭山驾长虹,校与他山尊。

秦王昔驱石,一一皆东奔。

鞭此不为动,骨立余殷痕。

祇今数千年,独喜岿然存。

潮汐靡不由,终古相吐吞。

伊余董蔬导,出入宜穷源。

拿舟涉洪波,周历惊心魂。

幸使井里安,夷险非所论。

努力凌绝顶,列宿高可扪。

大江自西来,潮势互飞翻。

坡陀触潆洄,水石声相喧。

于兹悟治理,扼要先蛟门。

登顿跨龙脊,不觉烟岚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龛山

龛山亦秀拔,遥与赭山对。

两山束一水,江海为之汇。

是曰南大亹,众流贯乎内。

不知自何年,沧桑迭相代。

莽莽连平沙,扬尘应已再。

陆陵蔽桑麻,水道几茫昧。

我来一延览,早已得其概。

山径虽不深,绵延足塘埭。

浩浩日夕流,谁复患壅溃。

龙飞凤舞交,峰峰无向背。

溜乃趋中泓,四野都沾溉。

曩时庆安流,是处歌康乂。

何当挽天吴,包举凭坤载。

形式: 古风

重阳

秋老西风滞雨声,今朝重九报新晴。

晓霞海色明吴甸,飞翠岚光入越城。

百尺凭楼堪送雁,数竿戛玉胜吹笙。

紫萸黄菊何心觅,香稻连畴足晚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