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法戒诗(其十一)

阅武堂前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酒。

只爱莲花步步生,曾知国步艰难否?

百年南北擅风流,谁信无愁果有愁。

才见荒宫馀辱井,又看芳苑起迷楼。

阿?讵惜好头颈,琼花只恋须臾景。

解道真仙也自迷,不知狂魄何年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首句“阅武堂前种杨柳”,描绘了古代阅兵场边种植杨柳的景象,预示着权力与军事的象征。接着“至尊屠肉潘妃酒”一句,运用典故,暗指权力的滥用与奢侈的生活,揭示了统治者的腐朽与堕落。

“只爱莲花步步生”一句,以莲花的纯洁与生长比喻理想与追求,但紧接着的“曾知国步艰难否?”则提出了对国家命运的疑问,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切关注。

“百年南北擅风流,谁信无愁果有愁”两句,对比了历史上的繁华与衰败,指出即使在看似无忧的时代,内心深处的忧愁与痛苦仍然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

“才见荒宫馀辱井,又看芳苑起迷楼”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与新建筑的奢华并存,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矛盾与冲突。

“阿?讵惜好头颈,琼花只恋须臾景”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讽刺了那些不顾生死、沉迷于短暂享乐的人,强调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最后,“解道真仙也自迷,不知狂魄何年醒”表达了对人性中盲目追求与迷失的忧虑,以及对觉醒与救赎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7)

张鹏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史法戒诗(其十二)

临淄英武摧群凶,美政开元继太宗。

台阁名臣刺州郡,人情和洽多年丰。

历年既多心渐侈,国事无端寄杨李。

长安一骑荔支红,万姓那知作疮痏。

渔阳鼙鼓太无情,入蜀青骡辛苦行。

谁将《夜雨淋铃曲》,更作朝元奏乐声。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十三)

宋家累叶垂遗泽,求治贤君方侧席。

天津桥上听啼鹃,祸乱将兴任安石。

相公新法执持贤,祖制讵难胥变易。

忠良屏黜奸邪升,朝局如棋互废兴。

千古知人诚不易,那论福建误金陵。

形式: 古风

有所思行

落花纷纷如雪积,明月皎皎如霜铺。

揽衣步月蹑花影,悄然孤馆空庭隅。

沉思欲寐不能寐,明月烛床花满被。

客游花月故园心,庐山高高湘水深,远书欲寄空沉吟。

形式: 古风

长沙

碧湘门外渺寒波,欲采芙蓉奈晚何。

今夜黄陵庙前月,茜裙谁唱《竹枝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