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曲

江南花时二三月,少妇乘春逐芳节。

心性稳惬含清真,弄影晴川自流悦。

青丝刻带锦作裳,宝扇轻摇翡翠光。

芸房露冷春窗火,兰径烟开粉腻香。

七彩明珰九华佩,紫縠文罗掩秋翠。

绣额花丛千万色,玉腕奇姿发春媚。

含思缄情不相识,步步遗芳去无迹。

回簪转黛飞参差,才过东城又南陌。

南陌东城春事深,离思杳杳花阴阴。

坐对流莺啼歇处,闲窥清镜理瑶琴。

晨鹍凄清不可闻,恨断吴烟怨楚云。

自是琴心挑不得,还同孤月向黄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允文的《春思曲》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在明媚春光中的轻盈与娇俏。"二三月"的江南花开时节,少妇乘着春意追逐花香,心境宁静而满足,如同清泉般自然流露出喜悦。她的衣饰华丽,青丝如带,锦裳灿烂,手持宝扇,扇面上翡翠般的光芒闪烁。

诗中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如芸房中的春寒和兰径上的芬芳,以及她佩戴的七彩明珰和紫罗衣裙,都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少女在花丛中穿梭,步态轻盈,仿佛不留痕迹,只留下香气四溢。

随着她的行踪转移,从东城到南陌,春意渐浓,离愁也渐深。她坐在花阴下,聆听流莺的啼鸣,对着镜子整理琴弦,寄托着无尽的思念。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哀伤,吴地的烟雾和楚天的云朵似乎都承载着她的幽怨。

最后,她感叹自己的琴声无法触动对方的心弦,只能独自面对黄昏的孤月,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寂寞。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春日里的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收录诗词(44)

俞允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剑篇

吾闻龙泉太阿之宝剑,此物往往钟神英。

人间得名千百载,国内惟有征求兵。

昆吾之颖茨山精,银花绣出霜雪明。

星气朝朝鸊鹈紫,龙光夜夜芙蓉生。

文章已足清朝贵,勋业还为猛将惊。

七雄五列虽已矣,报仇报恩心未已。

非但飘沦古狱边,亦会提携楚城里。

峥嵘磊落世两见,断蛟剸兕窃所耻。

天下尝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

朝驰咸阳暮云中,此间未必皆成功。

但看古来功名士,杀身溅血俱英雄。

嗟哉神物会遇亦有以,至今升腾变化为飞龙。

形式: 古风

赠性公

性公老禅僧中杰,目似青莲心似铁。

天花结鬘垂庞眉,香气随风生顶穴。

心持贝叶日千遍,手拄猢狲藤百节。

庭前柏子菩提青,阶下澄溪无恼热。

经行处处藏烟雾,生世无心路长绝。

我来兰若多年所,自笑鸠留困于此。

吾师五指能四分,僧跋时时还入耳。

何年更乞甘露偈,一洒清凉润肌髓。

形式: 古风

征马嘶送归有光

白杨花飞江水黑,江头行人头尽白。

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

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柳千丝。

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

游人归,醉满堤。青草长,征马嘶。

形式: 古风

胡笳曲

长风吹高海底月,半落洮河色如雪。

胡笳写出陇头声,千声万声吹不歇。

此时都尉兵初尽,此夕单于阵方结。

沸地黄沙冻欲牢,连天白草烧难热。

玉箸啼还遍,红颜坐相诀。

《杨柳》曲中离别久,《梅花》管里音书绝。

胡笳本是从胡起,曲曲缘云咽流水。

飞入重城怨已深,听临遥塞愁应死。

谁知沙畔卷寒芦,一曲能消胆气粗。

更使胡雏双泪落,万群嘶月过飞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