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小酌秋舫斋前悬灯数十竹间竹密灯红参差高下殊有佳致因共赋之得间字

灯影高低万竹间,暂移尊酒一开颜。

杯浮夜色如邀月,风送凉声似在山。

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

高斋秋气长如此,密笋当门且勿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夜小酌于秋舫斋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首句“灯影高低万竹间”,以“灯影”与“万竹”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暗示着环境的清雅与宁静。接着,“暂移尊酒一开颜”一句,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暂时忘却烦恼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聚会的欢愉氛围。

“杯浮夜色如邀月,风送凉声似在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杯中的夜色仿佛邀请月亮一同降临,而微风送来的声音则如同山间的清凉,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愉悦。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灯火比作“火树”,从“南尉”处得到,又将远处的光芒比作“烛龙”,从“葛陂”返回,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光亮的来源与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

最后,“高斋秋气长如此,密笋当门且勿删。”诗人感慨于高雅的书房中,秋天的气息长久不变,门前的密笋也应保持其自然状态,不被人为修剪。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尊重,也流露出对生活质朴、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小酌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质朴、和谐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其一)

积潦沈山足,舟行此最难。

牵江无旧路,崩石有新滩。

高并泉源涌,平欺渤澥宽。

中流多器物,不忍问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其二)

已息经旬雨,犹逢饮涧霓。

水痕高在树,山色近看泥。

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

农家栖未定,不暇事耕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其三)

闹处千樯集,平时百货来。

只知江欲近,焉念雨为灾。

欹舍墙相枕,残村瓦作堆。

无人思曲突,更欲焰馀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其四)

丰歉谁无分,风雷太不情。

聊随发粟使,偶作泛舟行。

江雨珠争跃,山寒玉并鸣。

一途新物色,吟咏不成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