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来听是保宁钟,钟送风来风送钟。
气只与声无间断,此心何况与人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躺在枕上,听到了远处保宁钟声的景象。钟声随风而来,与风交织,形成了一种连续不断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似乎与这种声音产生了共鸣,他感慨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是否也有着类似的联系。
诗中的“南来听是保宁钟”直接点出了听觉上的主体经验,是诗人夜晚的真实感受。紧接着,“钟送风来风送钟”则描绘了声音如何随着自然环境——风,传递和扩散,形成一种动态的美感。
“气只与声无间断”表达了声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反映出诗人对声音艺术的一种享受和体验。而“此心何况与人同”则是诗人内心的思考,他在钟声中寻找着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联系,透露出一种对人类共同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钟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声音美学的敏锐感知,同时也触及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度思考。
不详
倬彼清溪兮山高水长,上承黟歙兮下接钱唐。
雨稍渐渍兮众流汤汤,家具舟楫兮商旅伏藏。
繄四海以为家兮何独困此一方,视己同溺兮用造舟以为梁。
顾一岁之一新兮岁旱则亡,眷令长之远虑兮不间雨旸。
晴日当空兮余备不忘,帝用时以安下民兮余敢不强。
虽倾余之囊橐兮使皆即乎康庄,彼虑如近忧兮令虽法而何伤。
公虽忧而民喜兮百世烝尝。
北风马犹感,首丘狐所思。
双林去杳霭,荆溪对涟漪。
春秋同社人,半是新相知。
勋贤拊遗址,终当遂营兹。
江公与二敏,同葬敷山阴。
下有虎豹藏,上有猩鼯吟。
颇闻梁柱姿,时受斤斧侵。
展转不成寐,令人若为心。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
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
学不足赢粮,贫或无置锥。
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