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
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表明诗人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和艰难之后,终于能够安心种植花草,特别是牡丹,这不仅是一种享受,也体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则透露出诗人的淡然处世哲学,他明白自己在这世上如同过客,于是将自己的园林、牡丹等美好事物借与他人共享,这既是一种慷慨,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豁达胸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
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
仙姿白雪帔青霞,月淡春浓意不邪。
天上嫦娥人未识,料应清雅似梨花。
颇如画手善传神,绝喜他乡见似人。
俯仰之间已陈迹,如何千载尚如新。
大唐天子绐孤僧,转瞬人间几废兴。
一幅永和故茧纸,入昭陵又出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