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镜里鸾文绕梦思。微波无藉肯通词。

由来酒绿镫红候,尽是回肠荡气时。

伤往事,感新知。钗盟钿约是耶非。

东风才送春潮长,忍遣鹃声苦唤归。

形式:

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婉转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句“镜里鸾文绕梦思”,以鸾鸟在镜中倒映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梦境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情的氛围。接下来,“微波无藉肯通词”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情感的细微与难以言表,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由来酒绿镫红候,尽是回肠荡气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酒绿灯红的场景,往往与欢愉或离别相联系,这里暗示了诗人所经历的情感波动,无论是欢聚还是离散,都让人心绪难平,情感激荡。

“伤往事,感新知”,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情感的主题——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在的感悟。诗人既为往日的美好时光感到伤感,也为新的认识和理解感到触动,这种情感的双重性,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度和层次。

“钗盟钿约是耶非”,这一句则将情感的焦点转向了具体的爱情承诺,通过“钗盟钿约”的典故,表达了对爱情誓言的思考,是真挚还是虚幻,是承诺还是空谈,引发了读者对于爱情本质的深思。

最后,“东风才送春潮长,忍遣鹃声苦唤归”,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东风送春潮,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然而鹃声的哀鸣却让人无法忽视内心的痛苦与不舍。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在希望与痛苦之间挣扎的情感状态,以及对回归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情感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春宫.七夕,用清真韵

罗扇恩疏,桃笙凉逗,雁风又到江城。

玉笛新愁,文箫悽怨,可堪尽作秋声。

人閒天上,怅今夜、凄凉四星。

珧纹窗掩,雁胫镫昏,离思深萦。微波著意将迎。

谁信今生,天遣飘零。

银汉迢遥,瑶京修阻,素娥应悔孤清。

镜中鸾影,算草草、新妆照成。

个侬知否,梦雨疑云,难慰多情。

形式:

惜红衣.七月十八日中宵不寐,蛩声到枕,露气满帘,肃然其为秋矣。感身世之沈沦,悲人生之憔悴,悄然有作。用白石韵

络纬虚堂,哀蝉坠叶,枉抛心力。

一树无情,悽然怨凝碧。

新愁黯黯,闻也到、鸥边狂客。沈寂。

斟酌九秋,断姮娥音息。鹃声紫陌。

寥落宫花,玉容泪痕藉。霜前白雁恋国。斗依北。

为问故家亭馆,更待几回游历。

奈误人多矣,江上六朝山色。

形式:

八声甘州.简彊村

蓦黄花、都傍战尘开,销魂故园秋。

怅西风韦杜,衰蒲细柳,一片清愁。

望里秦山破碎,泾渭自东流。

饮罢瑶池暮,日晏昆丘。

问讯胥台倦叟,但无端歌哭,争挽神州。

念浮家有约,何事苦淹留。

碧沈沈、江南旧树,怕烟波、无地著閒鸥。

千秋事,只霜花卷,为写烦忧。

形式:

烛影摇红.辛亥十二月廿五日作

楼上黄昏,绣帘垂地花光乱。

斜阳犹自罥危阑,天末余红恋。人世东风悄换。

怅玉妃、鸾绡泪浣。暮鸦啼后凤瑟,新声谁家歌管。

璧月弦沈,素娥未肯辉分半。

釭花今夜冷于秋,冻折瑶簪断。陌上钿车缓缓。

问何时、金迷翠暖。远书凭寄辽海,蓝霞北飞南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