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怀英雪诗(其一)

路迷应有误随车,望眼楼高莫可涯。

鹤驾鹭涛来浩渺,瑶林琼树出交加。

广寒玉兔翻羞缩,上蔡苍鹰正怒拿。

得句幽人方起舞,夜寒明月在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道路迷失可能是因为跟随车辆走错了方向,抬头望去,高楼矗立,无边无际。
仙鹤驾驭着波涛从远方浩渺处飞来,玉树琼林交织在一起,景象壮观。
月宫中的玉兔害羞地躲起来,上蔡的苍鹰则展翅愤怒地扑向猎物。
得到佳句的隐士正在月下起舞,夜晚的寒意中,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梨花盛开的场景。

注释

路迷:迷失道路。
车:车辆。
楼高:高楼。
涯:边际。
鹤驾:仙鹤驾驭。
鹭涛:白鹭之浪。
浩渺:广阔无垠。
玉兔:月亮上的兔子(神话中的象征)。
羞缩:害羞地躲藏。
上蔡:古地名,此处代指人。
苍鹰:苍老的鹰。
怒拿:愤怒地捕捉。
幽人:隐士。
起舞:跳舞。
梨花:梨花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处权所作,名为《和怀英雪诗(其一)》。从内容上看,此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幽静而又有点诡异的景象。

首句“路迷应有误随车”,表达了作者在大雪纷飞中迷失方向,只能随着车辙前进的困境。

接着,“望眼楼高莫可涯”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远处高楼的渴望,但因为视线受阻而无法到达,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向往。

第三句“鹤驾鹭涛来浩渺”中,“鹤驾”指的是仙鹤乘云而去,而“鹭涛”则是水鸟在波涛之间飞翔,这两种意象结合在一起,形容了雪后的空旷和神秘。

第四句“瑶林琼树出交加”描绘了一幅珍珠林、琉璃树交错生长的奇异景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以下两句则转换了情境,“广寒玉兔翻羞缩,上蔡苍鹰正怒拿”,其中“广寒玉兔”指的是月亮,而“上蔡苍鹰”形容了一只鹰在高空中展翅,准备捕捉猎物。这两句诗强烈的对比和紧张的情节增添了画面上的戏剧性。

最后,“得句幽人方起舞,夜寒明月在梨花”,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灵感,一位隐士正随着诗人的佳句起舞,而背景中,是一轮清冷的明月悬挂于梨花之上。这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也表达了一种艺术创作的喜悦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神秘与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艺术感受和创作心态。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表臣遗诗招归仙隐

客里栖栖叹食艰,桃源也复念人间。

九重鹓鹭思金屋,万里烟尘痛玉关。

节物可怜梅竞出,浪萍长羡鸟知还。

明朝跋马归仙隐,健笔清樽尽傲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彦冲同原仲过交溪桥头

不识交溪路,诗来锦绣重。

閒云时出岫,落日更明松。

叔夜常为锻,渊明亦近农。

喜君机事息,鱼鸟故相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和赏卿席上之韵

翠竹丹枫共一村,诗家得句转清新。

已怜楚地梅知腊,更想隋河柳欲春。

须信成名皆志士,故应行乐属吾人。

请君淬砺斑斑刃,始验儒冠不误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夜雪偶书

岁晚山云合,窗鸣霰雪飞。

方欣樽有酒,未叹箧无衣。

谷杳青松健,林空绿萼肥。

月明溪上醉,应是夜深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