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王又旦的《古从军词和马云翎(其一)》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久戍边疆的士兵的内心世界。诗中通过“离家从远戍,荷戈日已深”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和长期征战的艰辛。接着,“野风起枯杨,鸣雁多苦音”以自然景象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战地生活的孤寂与哀愁。
“潮没黄陵庙,雪落云梦林”两句,通过潮水淹没黄陵庙和冬雪覆盖云梦林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荒凉和时间的流逝。然而,“沮洳阻长驱,万马空骎骎”则揭示了行军中的艰难险阻,即使千军万马也难以快速前进,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困境。
最后两句“贰师不好谋,我力恐难任”暗指指挥官的战略失误,而“永捐父与母,男儿岂无心”则表达了主人公虽然身在战场,但心中仍挂念着亲情,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对家国责任的承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兵的内心挣扎和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无情和军人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