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学尚书新安侯罗公挽词二首(其二)

一昨更调瑟,如闻欲赐环。

途殚泣西狩,望绝起东山。

华屋林霏惨,新阡草露班。

春风埋玉泪,重为庾公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昨日更换了瑟琴,仿佛听到要赐予婚戒的喜讯。
在艰难的旅途中哭泣,如同西狩的悲伤,遥望东方期待重逢。
华丽的房屋笼罩在阴霾中,新的墓道上青草斑驳露珠点点。
春风中洒下如玉的泪水,再次为庾公的离别而感伤。

注释

调瑟:更换瑟琴,可能象征着生活或情感的变化。
赐环:古代婚礼习俗,男方赠环给女方,象征婚姻。
途殚:旅途疲惫,形容艰辛。
西狩:比喻远离家乡或遭遇不幸。
东山:借指希望和期待的地方。
华屋:华丽的房屋,常用来形容显赫的地位。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象征忧郁或哀愁。
新阡:新造的墓道,表示哀悼之情。
草露班:草上的露珠斑驳,形容凄凉景象。
春风埋玉泪:春天的风中落下如玉的泪水,形容极度悲伤。
庾公:此处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代指逝去的人。
潸:流泪的样子,这里指再次感到悲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罗公(新安侯)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一昨更调瑟”暗示了罗公可能在去世前曾有过音乐上的变动,可能是最后一次演奏瑟,预示着生命的终局。"如闻欲赐环"则以象征性的手法,表达对罗公即将升天的想象,如同被天帝赐予仙环,暗示其高尚品格。

"途殚泣西狩"描绘了罗公去世时的情景,可能是在西行狩猎途中突然离世,让人感到悲痛。“望绝起东山”则借用了东晋谢安隐居后复出的故事,暗指罗公虽然离开人世,但精神犹在,如同东山再起。

"华屋林霏惨"描述了罗公故居的凄凉景象,华美的房屋笼罩在阴郁的氛围中;"新阡草露班"则写出了墓地的新坟上青草斑驳,象征着岁月流转与生死变迁。

最后两句“春风埋玉泪,重为庾公潸”直抒胸臆,春天的风中似乎带着罗公的泪水,诗人再次为他的离世而感伤,泪水如庾公般沉重,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

神仙懒学古浮丘,祖意慵参老赵州。

四壁尘埃心似水,一生风露鬓先秋。

病衰谨谢吴中客,技拙甘同楚国优。

斥鴳蓬蒿元自足,世间何必卧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会庆节大慈寺茶酒

霜晖催晓五云鲜,万国欢呼共一天。

澹澹煖红旗转日,浮浮寒碧瓦收烟。

衔杯乐圣千秋节,击鼓迎冬大有年。

忽忆捧觞供玉座,不知身在雪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光福塘上

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

鸡声人语小家乐,木叶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雨来何晚稻初芒。

祗今农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贮水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出东郊

晚景增年惯,官身作客谙。

大都缘偶熟,岂是性能堪。

昔者开三径,他时老一龛。

越溪亲种竹,芸绿想毵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