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落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花意寒欲去”,以“花意”开篇,暗示花朵在寒冷中即将凋零,预示着春天的离去。接着,“登楼送所思”,诗人站在高楼上,目送着心爱之人或思念之情远去,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将分春雨恨”,春雨绵绵,似乎也在为离别而感到悲伤,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似与故人期”,仿佛与老友相约,却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
“野水断村路,孤烟生竹篱”,描绘了一幅荒凉的乡村景象,野水横流,村路断绝,孤烟袅袅升起于竹篱之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吾徒从此逝,忍见艳阳时!”诗人感慨自己将与美好的时光渐行渐远,不忍直视未来的明媚,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时节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孤独之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眷恋,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