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创作的《戊辰春》组诗中的第九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首句“美号世群托,孤情物所攻”以“美号”与“孤情”对比,揭示了社会上普遍追求表面荣耀与名誉,而内心孤独、真实情感却遭受外界攻击的现象。接着,“蝠能幻鸟鼠,獭岂祭虬龙”两句通过蝙蝠能伪装成鸟类或老鼠,獭却无法祭祀龙神的比喻,讽刺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的虚伪与不一致的行为。
“欲火其书易,并剸吾子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忧虑,认为人们为了利益可以轻易地破坏规则,甚至伤害无辜。最后,“要知蜃楼阁,非必隼高墉”以蜃楼(海市蜃楼)和隼(鹰)高筑的城墙为喻,强调真正的价值和成就并非表面的繁华或权力,而是内在的坚韧与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独到洞察,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