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桂心堂的《棉田薙草行》描绘了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情景。首句“东乡土高宜植棉”点明了地点和作物,接着“久雨草长青铺毡”写出了雨后草木茂盛的景象。田家妇女抓住晴天,“趁晴尽出芸中田”,表现出她们勤劳的本色。
“田在草间草没踝”描绘了田地被草丛覆盖的状况,而“赤日行天烈于火”则形象地刻画了夏日炎炎的酷热。妇女们“手不停锄汗满襟”,劳动艰辛,以至于“面目都化城中黔”,形容她们因劳累而面色黝黑。
回家后,她们还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暮归惊闻啼彻户”,体现出家庭生活的艰难。为了孩子的温饱,“急入厨中煮粥麋”,展现了母亲的无私付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农妇们在繁重农事中的辛勤与忧虑,以及对丰收的期待——“棉高渐见花铃缀”。
最后两句“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表达了她们希望尽快完成农活以缴纳税赋的愿望,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对官府税收的无奈。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实反映了清代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