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薙草行

东乡土高宜植棉,久雨草长青铺毡。

田家妇女停织作,趁晴尽出芸中田。

田在草间草没踝,赤日行天烈于火。

手不停锄汗满襟,面目都化城中黔。

暮归惊闻啼彻户,呱呱待哺儿饥苦。

哺儿更虑奉姑迟,急入厨中煮粥麋。

弥月劳劳心力计,棉高渐见花铃缀。

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桂心堂的《棉田薙草行》描绘了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情景。首句“东乡土高宜植棉”点明了地点和作物,接着“久雨草长青铺毡”写出了雨后草木茂盛的景象。田家妇女抓住晴天,“趁晴尽出芸中田”,表现出她们勤劳的本色。

“田在草间草没踝”描绘了田地被草丛覆盖的状况,而“赤日行天烈于火”则形象地刻画了夏日炎炎的酷热。妇女们“手不停锄汗满襟”,劳动艰辛,以至于“面目都化城中黔”,形容她们因劳累而面色黝黑。

回家后,她们还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暮归惊闻啼彻户”,体现出家庭生活的艰难。为了孩子的温饱,“急入厨中煮粥麋”,展现了母亲的无私付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农妇们在繁重农事中的辛勤与忧虑,以及对丰收的期待——“棉高渐见花铃缀”。

最后两句“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表达了她们希望尽快完成农活以缴纳税赋的愿望,反映出当时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对官府税收的无奈。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实反映了清代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收录诗词(2)

桂心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莲曲

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

隔岸爱寻双菡萏,回波惊起两鸳鸯。

采得莲心无所寄,藕丝不断系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张渔山忆秦淮春柳

多半春藏画槛边,酒醒人困絮飞天。

生怜南国桃花涨,惯系东风鸭嘴船。

绣箔吹香邀燕舞,钿筝弹怨恼莺眠。

板桥斜日依稀是,小别婵娟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泛舟太湖

双帆剪破碧玻璃,秋色空濛望欲迷。

七十二峰何处好,夕阳一角洞庭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杂兴

本无轩冕志,来结松下庐。

东皋微雨过,愿言事新畬。

开我床头瓮,撷我园中蔬。

鹪鹩巢深林,一枝不求余。

但检草木疏,而无货殖书。

心不为形役,此乐谁能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