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自日本寄画,作风絮美人,题为“调筝人绘”,命之曰“春愁”,赋此答之

东海遗书久未裁,殷勤缄札几回开。

三年为别兼春暮,一纸将愁与画来。

入世蛾眉宜众妒,向人风絮有沉哀。

怜君未解幽忧疾,讵为调筝又怨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东海边上的信件长久未拆,我多次满怀热情地打开它。
三年分别恰逢暮春时节,一封书信将满腹愁绪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世间,出众的美貌总会引来嫉妒,像随风飘散的柳絮般充满深深的哀伤。
可怜你仍未懂得内心的忧郁病痛,难道弹奏筝曲又让我怀疑你的怨恨?

注释

遗书:指远方的来信。
殷勤:形容心情急切、态度诚恳。
蛾眉:古代女子美丽的眉毛,借指美女。
众妒:形容因美貌而招致众多嫉妒。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东海遗书久未裁”表达了长时间没有收到来自东海的书信,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忧虑。紧接着,“殷勤缄札几回开”则是说即便收到了信件,也只是反复阅读,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三年为别兼春暮,一纸将愁与画来”叙述了三年的离别,以及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光,诗人通过一幅画来寄托自己的忧愁。这里的“画”很可能是指作者所绘之物,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的“入世蛾眉宜众妒,向人风絮有沉哀”则形象地描绘了画中人的美丽与哀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切的思念。

最后,“怜君未解幽忼疾,讵为调筝又怨猜”则是说诗人对亲人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亲人可能误会自己的情感而感到痛苦。这里的“调筝”可能指的是乐器,同时也是对亲人心情的揣测。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画作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思念和内心的波折,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愁的佳作。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仙都山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

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

根疑连海峤,顶欲突天关。

莲出湖心迥,苔漫辙迹斑。

傍存鍊丹釜,低瞰步虚山。

猿狖何能到,鸾凰自可攀。

画矜名手眇,吟怯钜题艰。

雁荡非灵异,兰岩鄙宴闲。

缙云游览处,胜概甲人寰。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观石鱼嗣刘忠顺韵

衔尾洋洋石上镌,或依于藻或依莲。

梦占周室中兴日,刻自唐人多历年。

隐见有时非强致,丰凶当岁必开先。

太平谁谓真无象,罩罩还歌乐与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吾庐

竹树深藏远市哗,吾庐真似野人家。

幽禽就浴阶前水,游蝶来寻几上花。

心地幸无闲事扰,眼尘还有好书遮。

浮生如此亦堪老,世路驱人底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辞灵康庙留题

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虬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