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直致政姚君挽诗

一生官偪仄,几处狱平反。

夜雨滴归思,凯风唳泪痕。

竟令驹入梦,莫尽桂销冤。

点检慈恩旧,秋空几断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一生官场压抑,多处冤案得以昭雪。
夜雨中思念如泉水滴落,胜利的风声唤起泪水的痕迹。
竟然让梦境中出现马驹,不要再让无辜的人受冤屈。
检查昔日的慈悲恩典,秋天的天空下多少灵魂在哀伤。

注释

官偪仄:官场压抑,处境艰难。
狱平反:冤案得到昭雪。
夜雨:夜晚的雨水。
归思:思乡之情。
凯风:象征胜利的风。
唳泪痕:风声凄厉,似有泪水划过。
驹:马驹,象征青春或希望。
销冤:洗刷冤屈。
慈恩:过去的慈悲恩典。
断魂:悲伤至极,心如断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悼念他的朋友姚君所作,表达了对姚君一生坎坷、官场遭遇不公的同情,以及对其冤情得以部分昭雪的欣慰。"一生官偪仄"描绘了姚君一生仕途艰难,"几处狱平反"则暗示他可能曾因冤案而受审,如今得以洗清。"夜雨滴归思,凯风唳泪痕"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哀思,夜雨和凯风(秋风)都带上了姚君的泪水与遗憾。

"竟令驹入梦"表达了诗人希望姚君在梦中能远离尘世烦恼,"莫尽桂销冤"则是对姚君冤情最终得到部分伸张的感慨。最后两句"点检慈恩旧,秋空几断魂"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秋天的空旷使诗人的心灵更加悲痛,仿佛姚君的灵魂在秋空中飘荡,令人断肠。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郁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逝者命运的感慨和对公正的期盼。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郭孺人挽诗

一性根原匪自今,厥生异甚理难寻。

因思出腹恩难称,不恤伤肤念极深。

雷殷饥肠旋敛蛰,春温好语解移阴。

华堂命服蕃孙子,天报还渠一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高公权之母郭氏挽诗

妇道始衷终,宁过三者从。

髧髦维我特,蓬首为谁容。

但识同心处,宁拘异域封。

坛前两溪水,昼夜自溶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高开国挽诗

并游英俊半归泉,何事夫君又弱焉。

廉退风标留万口,勤劳心事入尘编。

团团故步八千石,落落浮名四十年。

除却江东肤使在,一时旧话向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高承事挽诗

长身拘矮屋,雅志压华颠。

已矣宁非命,猗其尚有传。

饱餐广文饭,不击陆侯鲜。

惜也文明县,耆英欠此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