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

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回舆入咸京,席卷六合通。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

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口小雀易为人们的罗中之物,白龙化鱼被渔者射中眼目。
获取罪罚难道可以怨天?正是愚笨使我陷进纲目。
鲸鲵般凶残不义的叛军尚未翦灭,野狼般罪恶难赎的反逆忽降又屡屡翻覆。
山河倾颓悲如楚囚相对,心怀忠情何由在秦庭痛哭,求得救兵以解国难?
幸遭逢玄宗、肃宗两位明主,我也分别两次遭到迁谪贬逐。
离开家国一路愁苦上夜郎,投身流放于荒谷僻壤。
幸而半道遇赦,逢凶化吉消解了艰难险顿,鸟儿出笼飞向广阔开朗的天空。
遥望远方欣喜收复失地的胜利,光武帝刘秀中兴汉朝的功绩哪里可相比?
天子入蜀西巡剑阁,太子驻守扶风一带。
所居之地均为关健险要之地,扬拍开襟之间遍揽天下英雄。
回纥兵出自西方月窟,如雷震撼破敌于雄关之东。
朝廷大军左扫右荡,不久便收复了洛阳宫城。
回转车舆杀入西京长安,要席卷天下打通六合。
叱咤风云开创帝业,双手成就天地之功。
皇帝大驾返还长安,二位圣上如同红日忽然再上中天。

注释

“黄口”句:《孔子家语》载: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
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小雀嘴黄,故称小雀为黄口。
“白龙”句:《说苑》载: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
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鲸(jīng)鲵(ní):喻凶残不义之人。
翦(jiǎn)灭:消灭。
豺狼:一作“豺虎”。
屡翻履:指史思明已降又叛。
“悲作”句:此借为国事而悲伤。
《世说新语·言语》:“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山河之异乎?’皆相视流泪。
惟王丞相揪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何日”句:《左传·定公五年》载:吴兵入楚,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人门七日。
“此指诗人为国事心怀忠愤,志在救亡,有如申包胥。
何日:一作“何由”。
二明主:指唐玄宗和唐肃宗。
两迁逐:李白在玄宗时为供奉翰林,被谗遭逐;肃宗时又被流放夜郎。
去国:离开朝廷或故乡。
屯蒙:艰难蒙晦。
《易·屯卦·象》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易·蒙卦·象》曰:“蒙,山下有险。
险而止,蒙。

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重新建立汉朝。
“天子”句:指安、史乱起,玄宗西迁入蜀。
剑阁:栈道名,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
储皇:太子。
指肃宗。
扶风:属陕西凤翔。
“扬袂”句:指肃宗所处地方十分险要。
袂(mèi):袖子。
北辰:天子之位。
胡兵:指请来助战的回纥之兵。
月窟:指西方。
古以月的归宿处在西方,故称。
咸京:原指秦代京城咸阳。
此用以借指长安。
六合:天地上下四方。
两日:指玄宗、肃宗。

鉴赏

这首诗作于唐代,作者是伟大的诗人李白。这是一首豪放且充满了个人情感的长篇叙事诗,它通过对自己一系列遭遇的描绘和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个人的命运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开篇两句,诗人以“黄口”、“白龙”隐喻自己被不公正的社会规则所困,“得罪”表明他因自己的行为或言论触犯了当权者,被视为有罪之身。下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愤,他并非怨恨天命,而是因为自己的愚钝而不自知地陷入了社会的网罗。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这一句中,“楚地”和“秦庭”都是古代的地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凄凉与哀伤。这里的“囚”和“哭”,则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甘。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

这句中,“遭逢二明主”可能指诗人曾经遇到过两个英明的君主,但这种际遇并没有给他的命运带来转机。相反,他依旧身处流徙之中,历经“前后两迁逐”的苦难。

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在这里,“去国”意味着离开自己的国家或家乡,“愁夜郎”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下一句中的“投身”,则显示出他为了逃避现实世界的压迫,不得不选择隐逸山林,寻求心灵的自由。

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这一部分描绘了诗人在流徙途中偶遇的一段宁静时光。雪地的寂静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解脱,就像一只鸟儿从笼中飞出一样,他也感受到了心灵的自由与飞扬。

遥欣剋复美,光武安可同。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遥欣”是远方的喜悦,“剋复美”则是希望能够重返或恢复过去的美好。下一句中的“光武”,可能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这里作为一个象征,表达了对英明君主的向往。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这一段落中,“天子”是对帝王的尊称,他在“巡剑阁”,体现了一种权力与威严。下一句中的“储皇”,可能指的是太子或储君,而“守扶风”则表达了对稳固国基的期望。

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的场景。通过“扬袂”,他展现了自己如同古代英雄般的气概,“正北辰”则象征着方向的确定与志向的坚定。下一句中的“开襟揽群雄”,则展示了一种广纳贤才、团结英雄的胸怀。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这一部分描绘了战争与动荡的场面。“胡兵”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出月窟”可能是指从边疆地区发起的进攻。下一句中的“雷破关之东”,则形容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强烈的军事行动。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这一段落中,诗人通过对战争动作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感受。上一句中的“左扫”、“右拂”,形象地展示了一种军事行动的迅速与果断;下一句中的“旋收洛阳宫”,则可能暗示着对某个政权或统治集团的终结。

回舆入咸京,席卷六合通。

诗人在这里继续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历史变革。他通过“回舆”、“入咸京”的动作,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巨轮转动与个人命运重叠的感慨。下一句中的“席卷六合通”,则象征着一种全面的、无所不包的改变。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这一部分中,“叱咤”是古代帝王发号施令的声音,诗人通过这种声音来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伟业的开创和对个人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自豪。下一句中的“手成天地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豪,显示了一种超越常人的英雄气概。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

这一段落描绘了帝王归来、政权稳固的场景。“大驾”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还长安”则表达了帝王回到都城的和平景象。下一句中的“两日忽再中”,可能暗示着对这种平静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于权力更迭的超然态度。“一朝”意味着某个瞬间,“让宝位”则是指放弃帝王之位。下一句中的“剑玺”,可能象征着皇权的传承,而“传无穷”则表达了这种传承的永恒与无尽。

愧无秋豪力,谁念矍铄翁。

这一部分中,“愧无秋豪力”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没有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遗憾。下一句中的“谁念矍铄翁”,则表现了一种寻求知音与理解之人的孤独感受。

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

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远古英雄事迹的追忆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弋者”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英雄或射手,“何所慕”则是询问这些英雄事迹所处的时代与空间。下一句中的“高飞仰冥鸿”,则象征着对自由飞翔、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

这一部分描绘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精神修养的渴望。“弃剑”意味着放下尘世之争,“学丹砂”则可能指的是道教的金丹术。下一句中的“临炉双玉童”,则象征了一种纯洁无瑕、返璞归真的精神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对于权力更迭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追求。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

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

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形式: 古风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流夜郎赠辛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形式: 古风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龙鸾炳文章。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