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秋坪明经即题其洗砚图

南梁北刘无昔人,后来更推蔡与陈。

钟溪既老德清病,纷纷馆阁推麒麟。

朱君少有临池癖,日闭萧斋抚古迹。

杀尽山中紫兔毫,洒残绝域金壶墨。

五十头颅鬓骚屑,染翰朝朝腕欲折。

骆驼桥西片纸出,人道风神似松雪。

吾乡书法溯二冯,翁张汪邵谁雌雄?

绝伦虽无羲献迹,古法未失钟胡风。

自从俗书逞姿熊,子弟家家学姚派。

瓣香祇识奉华亭,笔阵谁知求晋代。

君今僻居临水村,罗列金石娱朝昏。

红柿周围白板屋,绿天自裹铁叶门。

香姜古砚浮寒碧,浸入明漪涨云色。

欲知君书得力处,但看一池秋水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原湘的《赠朱秋坪明经即题其洗砚图》描绘了对朱秋坪书法才情的高度赞赏。首句“南梁北刘无昔人,后来更推蔡与陈”暗指朱氏书法在当世超越前贤,堪比蔡邕和陈思。接着,诗人赞美朱秋坪年轻时就酷爱书法,勤于临摹古迹,用尽名笔。

“五十头颅鬓骚屑,染翰朝朝腕欲折”形象地刻画了朱秋坪为艺术付出的艰辛努力,他的书法技艺精湛,被誉为“骆驼桥西片纸出,人道风神似松雪”。诗人将朱氏书法与家乡二冯(冯承素、冯若芳)相提并论,认为他虽无王羲之、献之的绝伦之作,却保持了古代书法的传统风格。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书法风气渐变,朱秋坪依然坚守传统,不受世俗影响,他的作品被赞誉为“笔阵谁知求晋代”,体现了他对晋代书法精神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朱秋坪的居所环境和洗砚图,暗示其书法创作的宁静与专注,以“一池秋水黑”象征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朱秋坪的书法才华,也表达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敬仰和对纯净艺术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782)

孙原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 字:子潇
  • 籍贯:昭文(今江苏常熟)
  • 生卒年:1760 ~1829

相关古诗词

精忠柏

万木畏枯枯则薪,一株独以枯见珍。

神斤鬼斧不敢近,忠义之气缠其身。

蛟虬翠郁风波亭,一夜号泣枯精英。

奸邪气横正气绝,感愤物理同人情。

不见百口保飞宗,正卿窜身南海以死争。

上书讼冤刘允升,横尸棘寺鸣不平。

区区小校犹忠诚,竟欲斩艾邪蒿萌。

柏虽草木气至清,肯与贼桧同时生。

死八百年挺不屈,蜕尽龙皮剩龙骨。

中有丹心不肯枯,只是春风吹不活。

天欲吹活柏固辞,偷生半壁匪我思。

除非痛饮黄龙时,枯枝一一回青枝。

天亦不能彊活之,任其一木乾坤支。

表忠但敕风雷司,霹雳老桧分其尸。

吁嗟南渡朝廷小,泥首北风如偃草。

只赏西湖花柳妍,浑忘朔漠椿棠老。

构兮构兮木不良,大厦以桧为栋梁,长城如檀翻见戕。

不如此柏有本性,直与精忠同正命。

但看枝枝北向枯,木理犹知朝二圣。

从来死贵得其死,不见死而不死树如此。

形式: 古风

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其一)

谁来天上溯银流,一叶凌虚太乙舟。

莲海径从香界渡,蓬山不是世间秋。

旃檀缥缈行边惹,楼阁溟濛望里浮。

每怅三神波浪隔,乘槎真个到瀛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其二)

石阑几曲枕湖光,独立松阴一盖凉。

长日但闻钟磬响,四围全绕芰荷香。

不持戒偈心先净,更展《楞严》世已忘。

俛首风烟看下界,红尘扰扰限飞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其三)

鹭鹚飞到澹湖烟,吹袂荷风意洒然。

退直原名小自在,翻经更印大乘禅。

三车解脱真无碍,初地登临已胜仙。

留我惜无缸面酒,徒从文字证唐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